教授也是人,但凡人具有的一切喜怒哀樂教授也會有。在人們的印象中,教授往往是知識的代表正義的化身,這當然在許多情況下是對的,可現實中的教授有時也免不了會為了觀念衝突、性格差異、利益分配和日常瑣事而發生爭執,性子烈的甚至還可能大打出手。
比如著名的國學大師黃侃,就曾經不知為了何事「毆擊」胡翔冬,而他與陳漢章「言小學不相中,至欲以刀杖相決」,至於廢名與熊十力為「佛」打架之事,則天下讀書人盡知。最近讀金小明的《燭窗小集》,提到程千帆在《桑榆憶往》中,言及朱東潤的一則軼事:朱東潤不但是著名的傳記作家,寫過《張居正大傳》《陸游傳》《梅堯臣傳》等,而且對傳記研究也很有心得。當年他在武漢大學任教時,有一年中文系主任聘了徐哲東先生來武大任教,人還沒到卻要開學了,於是系主任就代他先開列了一些課,「其中有一門課是傳記文學研究」,「徐先生到了以後,……就決定開個韓柳文研究」。對於「傳記文學」朱東潤是真有「研究」的,徐哲東以韓柳文代入「傳記文學研究」,與朱東潤的觀念──「列傳」是「史傳」但「不是獨立的傳記」──不合,於是他發表了一篇雜文,表示「傳記文學怎麼開出韓柳文研究來了?是不是把講《郭橐駝傳》和《永州八記》變成了傳記研究?」此文「徐先生看到後很生氣,說:他的嘴巴很巧,我可不會講,但是我會打。我要打他」。這麼一來「東潤先生就很狼狽」了,以後教員休息室「只要哲東先生在裏面,東潤先生就不敢進去」。後來經一位朋友勸解,「徐先生也就答應不打了」。此事大概給朱東潤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創傷,以至於有次他在飯桌上得知唐長孺將去武大任教後,「唶曰『武大人事甚難處,君當慎之』」。唐長孺一開始不明所以,後來聽說了朱東潤的武大「故事」後才明白他有是感而發。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執,大學裏的教授又豈能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