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鐵模式搶內地龐大商機

時間:2017-02-27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金澤培稱,未來十年內地要多建約6000公里城市鐵路,商機龐大 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營運鐵路,好多人都做到」,港鐵可以走出香港,進軍內地,並且反過來教導「老師」英國營運鐵路,全靠其對整體城市發展、土地規劃的有效管理,及如何提高鐵路附近的土地價值。憑藉準確的「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港鐵至今已在內地營運220公里鐵路,港鐵常務總監金澤培稱,未來十年內地將建約6000公里城市鐵路,港鐵料可分一杯羹。

  大公報記者 郭文翰 趙建強 李永青

  近年中國各大城市爭相興建地鐵,但地鐵投資大、維護費高,車費收入又有限,要經營得好,實非易事。

  金澤培解釋,若不熟悉地鐵營運者,以為「起好地鐵便大功告成」,但卻忽略了未來的資產提升、車輛更新等問題,很多地鐵線路愈做愈差,亦需要政府年年注資,除服務日差外,亦成為了城市的沉重負擔。

    車廠建上蓋無礙運營

  港鐵最大優勢,就是其「全生命周期鐵路資產管理」,金澤培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由於車費收入有限,鐵路主要靠政府補貼,「港鐵會計算幾時要換新車、換系統,每年要幾多資源去維護」,由於簽訂合約時已經有了全盤預算,政府也可盡早作出財政安排,毋須「逐年問政府要錢」,亦不會出現「突然要好多錢換新車」的情況,在「有數得計」下,使鐵路可以持續經營。

  除此之外,港鐵亦擁有一項「中國唯一」的獨門技術,即能在營運中的車廠上蓋起樓。金澤培解釋,一般上蓋物業是在興建車廠時已「打定樁」、「預好柱位」,然後直接在上蓋興建物業,但港鐵曾在有數十年歷史的火炭何東樓車廠上蓋興建「御龍山」的經驗,過程中毋須停止車廠運作,東鐵線也可正常營運,這項獨特技術使原本沒有物業的地方,也可在不影響營運下改成可以興建物業。

  金澤培稱,公司早前憑此專長,與京投簽署備忘錄,發展北京地鐵四號線上蓋物業,相信未來在其他招標項目上,港鐵也可憑此優勢獲得更多機會。

    多個城市洽談新項目

  提及內地地鐵項目的回報率,金澤培表示,各項目情況不同,一般是資金成本再加上百分之一至三的利潤。資金來源方面,通常百分之三十三至四十屬股東資金,其餘為銀行專項貸款。至於風險分擔方面,他透露,雙方會在合約訂立一個客流量估算,若客流量略低於估算,就由投資方承擔,若遠低於估算,則由當地政府和投資方各承擔一半。

  但他舉例,杭州鐵路客流量因為太低,連上述風險保護機制都保護不了,所以營運前幾年都出現虧損,直至近期客流回升,才有望收支平衡。當然,若人流遠超預期,政府亦可按比例分享利潤。

  目前港鐵參與建設及營運的內地項目,包括北京、深圳,及杭州在內的多條地鐵線路,金澤培稱,未來十年內地要多建約六千公里城市鐵路,冀港鐵能參與其中幾百公里,可謂商機甚大,他強調港鐵會考慮所在地的城市化程度、風險、回報,並以商業原則來衡量各項因素,他又表示,目前已有多個城市與港鐵接洽,而港鐵亦在審視數個城市項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