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養殖難賺錢 上下游盈利轉好

時間:2017-02-13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環保壓力對肉雞養殖場的要求越來越高

  「1-7月賺錢,8-12月份虧錢,2016年白忙活!」青島優牧集團董事長孫海洋告訴記者,公司將膠東半島二十個縣份的千餘養雞戶聯結成一個創業團隊,每月向農戶發放200萬隻白羽肉雞的雞苗。做了八年的雞苗放養,有虧損,也有盈利,但這幾年效益最差。他說,2015年基本全年呈現虧損,2016年出現了向好的發展趨勢。

  「目前毛雞每斤市場價格2.8元,每斤成本價卻在3.5元,每賣一隻雞賠2-3元。」孫海洋告訴記者,肉雞養殖中間環節基本不賺錢,賺錢的都是上游和下游。

  作為肉雞養殖的上游,無論是雞苗銷售價格,還是企業經營狀況,都顯示2016年是中國肉種雞市場最好的一年,祖代雞場是最大的贏家。據山東省畜牧協會禽業分會副秘書長劉伊革介紹,中國的祖代肉種雞基本是靠國外進口,但因美國、法國等國相繼爆發禽流感,導致進口出現斷檔。2016年,市場對祖代種雞進口預期由70萬套下調至40萬套左右,降至十年來最低水平。祖代雞引種被迫減少,嚴重的供求失衡推高了種苗的價格。父母代種雞價格由1月的10元/套一路瘋漲,12月份市場報價達100元/套。

  種雞行情可謂百年一遇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劉伊革說,2016年種雞行情可謂百年一遇。

  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個有曾祖代白羽肉雞的繁育育種公司,其2016年中報顯示大賺2.75億元,而在此前則出現連年虧損。山東另外兩家行業上市公司民和股份、仙壇股份同期大賺1.6億元、0.77億元。

  劉伊革說,從整個行業來看,2016年白羽肉雞行業總體走出低谷,步入了上行通道,尤其是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有望填補前幾年的虧損。受此影響,行業內樂觀情緒不斷高漲。

  2017年,白羽肉雞市場機遇與風險並存。劉伊革分析認為,2017年肉雞市場影響因素較多,內部因素比如祖代種雞引種量繼續低於預期,父母代種雞存欄量持續下降,父母代雞苗和商品代雞苗價格均有上漲的動因;但雞苗價格的高位將增加下游產業的生產成本,削弱企業的經營利潤。因此,盲目的價格上漲應該是不可持續的。同時,受環保壓力、消費疲軟、進口衝擊等影響,肉雞市場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存在一定的風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