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肉雞消費「牆內開花牆外香」

時間:2017-02-13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山東春雪食品調理食品工廠一角/受訪者供圖

  雞尾出口馬來西亞、雞皮出口日本、雞腿出口美國,大胸出口歐盟……琵琶腿、雞翅、雞爪等全部用於國內銷售。青島九聯集團副總裁王希開告訴記者,一隻符合國際標準的肉雞,通過分割可以產生150-160種產品。該集團2016年出口3.8萬噸,創匯1.4億美元,公司每天善宰50萬隻肉雞,全年善宰1.5億隻,生產雞肉產品達到30萬噸。

  山東是禽肉出口大省,出口量佔全國半壁江山以上。其中,青島九聯集團是雞肉行業出口量最大的企業,佔全國五分之一強,連續九年全國出口第一,對日本出口佔到全國的20%,對歐盟出口佔到77%。

  相比國外每人每年消費雞肉40-50公斤,國人年均消費僅9公斤。「民工不吃了,肉雞就賣不動了!」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所長楊在賓如此來描述萎靡不振的肉雞消費市場。

  「國外肉雞都是用來做雞排、漢堡,中國的消費者口味上更喜歡做雞湯、炒雞。」山東省畜牧協會會長張洪本說,目前肉雞市場的消費不振不是養殖環節的問題,是加工和消費的問題。如果打破這個瓶頸,打通生產和消費環節,就可能會給整個產業發展帶來生機。他建議企業研發適合中國消費者飲食習慣的產品,並告知具體的烹飪方法。

  正所謂「每個硬幣都有兩面」,王希開從國人消費肉雞量少中,看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他對未來持樂觀態度。「牆內開花牆外香,牆內更要香。」他告訴記者,公司內銷的雞與出口雞在同一條生產線加工、採用同樣的標準加工、同樣的品質,這主要歸功於青島九聯是內地唯一實現全部自養的企業,保證了全環節不用違禁藥物,產品不含任何藥物殘留。

  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寶維,建議肉雞產業借鑒奶粉行業,引入「註冊制」,將養殖環節的飼料、用藥,以及用藥配方全部公開。一方面會讓肉雞養殖產業向着優質、綠色發展,同時也會增強消費者對行業的信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