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指出,全美國範圍內,發起反傾銷起訴最多的區域,一般也是全國製造業中心\法新社
文|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伴隨特朗普就任新一屆美國總統,中美經貿關係存在着「確定性」及「不確定性」。「確定」的是特朗普將在經貿領域採取強硬的立場;「不確定」則是他對華經貿強硬立場的具體實施方向。考慮到「特朗普現象」是美國政經生態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集中體現,因而關於其可能的政策行為,仍需從過去的脈絡當中梳理出來。
據此,本文梳理2005-2015年美國對華反傾銷案件,以便獲得特朗普對華經貿政策方面更為確定的信息。
反傾銷起訴主體:行業的「領頭羊」
在2005-2015年間,共有68家美國企業發起76例對華反傾銷案件。通過梳理,我們發現了美國對華反傾銷案件的某些共性。從起訴主體和被起訴主體觀察,美國對華反傾銷起訴呈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一對多。「一」即為對華發起反傾銷訴訟主體一般以一家美國公司為主,具有明確的起訴方。具體而言,76例對華反傾銷案件中,共有72例由一家企業單獨發起,涉及64家美國企業,包括美國鋼鐵、AK鋼鐵及卡爾岡炭素公司等;2例由行業協會或聯盟發起,分別為金剛石鋸片製造商聯盟和美國學校紙供應商協會;剩下2例由企業和協會聯合發起。「多」則表現在反傾銷訴訟案件中被起訴方一般涉及所有該產品的製造商及出口商。
其次,發起主體及被起訴主體的不對稱性。美國發起訴訟的公司多為跨國企業且為行業巨頭,而被起訴主體則主要是中國境內的製造商及出口商。
一方面,從反傾銷訴訟發起主體看,美國發起對華反傾銷訴訟的主體一般為行業巨頭。譬如,在鋼鐵行業摩擦案件中,美國鋼鐵、AK鋼鐵曾多次發起訴訟;在太陽能設備貿易摩擦案件中,太陽能世界公司則為主要的發起者。這主要是由於相對於行業其他經營主體,行業巨頭能夠從貿易保護行為中攫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行業巨頭發起反傾銷訴訟的意願更強;同時,相對於行業其他經營主體,行業巨頭具有更強的信息收集及游說能力,加大了由行業巨頭發起的反傾銷訴訟立案及成功的概率。
另一方面,從被起訴主體看,民營及國營企業是涉案主體。一般而言,對美出口較多的涉案企業具有較強的應訴意願,而出口份額相對較少的企業搭便車動機較強,應訴動機不足。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反傾銷調查實行分別稅率:申請應訴的企業往往能夠爭取較低的稅率甚至零稅率,而沒有應訴或拒絕進一步配合的企業則面臨着統一稅率,而統一稅率通常畸高,被稱為「懲罰性稅率」。
反傾銷訴訟行業特徵:壟斷性行業
從美國對華反傾銷案件的行業特徵看,鋼鐵、化工等重資本行業是重災區,其中化工行業內又以低端化工品為主,其次為造紙、紡織、傢具等輕資本行業。具體而言,76例反傾銷案件中,30例分布在鋼鐵行業,21例分布在化工行業,5例分布在造紙行業(參見配圖一)。
從美國對華反傾銷行業分布看,我們發現了以下規律:
首先,全球性產能過剩的行業是反傾銷的重災區,典型的比如鋼鐵行業、化工行業中的大宗品(化肥、化纖、合成橡膠等)、太陽能光伏產業等。一方面,從中國出口企業來說,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過剩產能時,出口成為企業解決過剩產能的途徑之一,而「低價」是傾銷行為認定的要件之一;另一方面,從美國企業來說,保護國內市場也是緩解自身相關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途徑之一。
其次,美國本土失業嚴重的行業是反傾銷的重災區,如鋼鐵、化工、紡織等行業。增加就業是美國對華進行反傾銷訴訟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因此在失業較為嚴重的行業其具有較強的動機發起反傾銷起訴。以鋼鐵業為例,2003年-2015年期間,美國鋼鐵工人數由2003年的69040下降至2015年的64280,其在全部就業中的佔比也由2003年的0.53‰下降到了2014年的0.44‰,由此折射出全球競爭壓力下美國鋼鐵行業生存的困難。(參見配圖二)
再次,集中程度高的行業是反傾銷的重災區。從美方對華反傾銷訴訟行業分布觀察,寡頭壟斷行業易成為重災區。一方面,受公平相容約束的影響,集中程度越低的行業中,單個企業發起反傾銷訴訟的可能性越小;而行業集中程度高的行業,該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具有較強的動機發起反傾銷訴訟;另一方面,信息是利益集團游說決策者的關鍵籌碼,集中程度高的行業不僅具備信息收集優勢,同時相關利益集團合作意願及便利性都遠高於集中程度低的行業,這也加大了集中程度高的行業發起反傾銷訴訟立案及成功的概率。
如果進一步循着往往在美國高集中度的行業中易於發起反傾銷的邏輯進行梳理,那麼,鋁及鋼鐵行業、石油與天然氣行業,以及汽車行業、智能手機、製藥業、軟件行業、行動電話網絡服務、和電腦操作系統、有線電視服務、娛樂業等在美國都屬於高集中度的典型行業。這意味着,我們需要高度警惕美國這些行業領頭企業在對華貿易方面發難。
反傾銷訴訟的區域特徵:製造業中心
在總共76例美國對華反傾銷訴訟案件中,俄亥俄州佔據9例、賓夕法尼亞州和伊利諾伊州分別佔據7例、佐治亞州佔據6例。對比我們2016年8月12日發布的《美國國會議員對華經貿觀點全透視》中的鷹派議員分布圖發現,二者呈現出較高的一致性,即對華持「鷹派」經貿觀的議員也主要分布在製造業中心,如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等。
從反傾銷區域分布圖看,我們發現以下規律:第一,製造業中心是對華反傾銷訴訟多發地。全美國範圍內,發起反傾銷起訴最多的區域,一般也是全國製造業中心。具體而言,對華反傾銷案件高發地分別為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賓夕法尼亞州、佐治亞州、印第安納州、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薩斯州、亞拉巴馬州及加利福尼亞州,這10個州中,有7個州的製造業佔比位於全美前十。(參見配圖三)
值得注意的是,北卡羅來納州雖然也是製造業中心,但其卻並非對華反傾銷案件的高發地。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產業差異所致:與伊利諾伊州、俄亥俄州等傳統製造業中心不同,北卡羅來納州優勢產業集中在生物科技、信息等新興製造業,而這些產業中國出口的競爭力並不足以對其構成威脅。
第二,製造業就業人數佔比高的區域也是反傾銷訴訟高發地。增加就業是美國對華發起反傾銷訴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製造業就業人數越是集中的區域,其發起反傾銷訴訟的動力越強。通過觀察製造業規模與製造業就業人數可知,二者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從而導致製造業就業相對規模與反傾銷訴訟也呈現出較高的一致性。
小結與政策啟示
首先,從反傾銷所涉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全球過剩、美國集中程度高、失業程度較高的行業。具體而言,需重點關注鋁、鋼鐵、化工、汽車及太陽能等行業。
其次,從美方提起反傾銷訴訟的企業主體看,企業一般為同業領先者,具有較強的信息收集及游說能力。據此,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美國行業領先者,同時重點關注曾多次對華發起反傾銷訴訟的企業如美國鋼鐵、AK鋼鐵、太陽能世界公司等。
再次,從發起反傾銷的區域看,需重點關注製造業集中並且擁有大量製造業從業人員的州,同時結合「鷹派」議員所分布區域,特別關注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等。
最後,從被提起反傾銷訴訟的企業主體看,被訴的國內企業信息搜集能力偏弱,且因缺乏專業知識導致應訴意願較弱,建議採取措施,加強相關行業生產商與出口商應訴知識及其他相關內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