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各區工商聯會會董羅少雄。 大公報記者李永青 攝
大公網2月3日訊(記者李永青)新年伊始,但香港私營經濟普遍低迷,1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出現收縮,回落至49.9,較去年12月的50.3,回落0.4個百分點,顯示香港私營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停滯不前。
IHS Markit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1月份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環境停滯不前,增長的下行風險仍在。產出和新訂單量已連跌近兩年,1月份縮減率較上月更見加快。除此,外圍市場亦未見有任何支持。美元轉強削弱了香港出口的競爭能力,海外新訂單已連續9個月緊縮,中國內地持續減少香港進口,而不利的匯率因素正是原因之一。
Bernard Aw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進一步調升了庫存水平,1月份採購活動以3年以來的最高幅度增長,並輕微推動了員工人數。瞻望未來數季,企業不大可能繼續添加更大量的採購和員工。價格壓力日益沉重,企業將加緊成本管理,尤其當定價能力在競爭激烈、經濟環境疲軟的格局下越見緊絀。整體而言,即如最新編製的產出預期指數所示,香港私營企業對未來12個月的產出前景依然看淡。除非預算案已涵蓋推動增長的議案,否則決
策當局宜考慮更多刺激經濟的財政措施。
全港各區工商聯會會董羅少雄則認為,海外市場需求不振,內地經濟增長又放緩,令香港企業對前景不敢樂觀,特別是擔心美國新政府對華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令不少港商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