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以軍5日空襲加沙城一棟高樓,附近的巴勒斯坦難民紛紛逃離。\路透社
新一輪巴以衝突迄今已超過700天,死亡人數突破6.4萬,超過百萬人流離失所。以軍從5日起擴大對加沙最大城市加沙城的軍事行動,接連炸毀市內多座高樓,並下令民眾撤離。法國等多個國家計劃在本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隨着期限臨近,美國和以色列4日以來接連對相關國家發出威脅,尤其是針對法國。據稱,以色列考慮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總領館,並威脅若不關閉總領館,以色列將沒收法國在以財產。
【大公報訊】截至9月5日,新一輪巴以衝突已滿700天。根據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衞生部門數據,自2023年10月衝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累計造成6.43萬人死亡、16.2萬人受傷。
撤離令發出半小時即轟炸
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持續擴大,目前已控制加沙城近半地區,距離市中心只有數公里。以軍5日發布聲明稱,加沙城的部分高層建築被哈馬斯用作「據點」,宣布將在「未來幾天」瞄準這些「地點」進行打擊,呼籲民眾撤離到南部的「人道主義區」。撤離令發布不久,以軍旋即空襲了加沙城內一棟12層高的大廈,整座大樓應聲倒塌,被夷為平地。這座大廈為加沙城內的地標之一,但在新一輪衝突之後已荒廢,但有數十戶巴勒斯坦難民暫居在內,旁邊也有大量的難民帳篷。
當地時間6日早上,以軍對加沙城西部中心地帶的兩座大樓進行空襲,引發恐慌。以軍只給予半小時或一小時的撤離時間,根本不足以讓居住在大樓內難民逃離。
根據加沙衞生部的數據,自6日黎明以來,以軍的新一輪行動已造成21人死亡。以色列聲稱這些大樓被哈馬斯用作「情報中心」,但並未提供相關證據。有分析認為,以軍接連轟炸人口密集地區的高層建築,目的就是要將巴勒斯坦人趕往「人道主義區」。
不過,有部分加沙城居民表示,無論留或逃都無甚差別。居住在城內難民帳篷的48歲居民穆什塔哈說:「有人說該撤離,有人說該留下。但加沙處處都是轟炸與死亡。」他20歲的女兒薩米亞表示,「無論我們逃往何處,死亡都如影隨形,要不就是炸彈,要不就是飢餓。」
與此同時,以色列面臨國內外日益高漲的壓力,要求結束持續近兩年的衝突。聯合國大會5日決定,將於本月22日舉行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屆時,包括法國、加拿大、澳洲、比利時在內的多個國家將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對於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和以色列近期「小動作」不斷,私下脅迫多國撤回決定,另外拒絕向巴勒斯坦官員發放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簽證。
以稱關閉法領館 沒收財產
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4日還要求法國重新考慮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聲稱只要法方堅持損害以方利益,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沒可能」訪問以色列。以媒此前報道,內塔尼亞胡稱,馬克龍訪以的條件是撤回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但遭到馬克龍拒絕。
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長哈斯克爾5日表示,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總領館「已擺在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辦公桌上」。哈斯克爾還警告,如果不關閉總領館,以色列可能沒收法國在以財產。分析指,以色列的攻擊主要針對法國,因法國在承認巴勒斯坦國一事中扮演主導角色,並且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4日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惹出「大麻煩」,更公開聲稱法國剛宣布擬承認巴勒斯坦國後,「哈馬斯就離開了談判桌」,暗示是法國的舉動導致停火談判失敗。他還說,「有時候有些人根本不聽,他們只會根據國內政治自作主張」。他的這一番話惹怒了法國。法國政府隨後公開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長文回應魯比奧,稱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是在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宣布談判失敗之後,而不是之前。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