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林靜文報道:市傳東方海外國際(00316)擬出售旗下東方海外貨櫃航運(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股份連日受到資金追捧,昨日再升7%收報45元,創新高。集團航線貿易部董事伍紹裘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隨着業界環境轉變,泛太線和亞歐線的現貨費率已逐漸回升,至於即將於4月投入運作的大洋聯盟,服務焦點將放在泛太線的PSW航線服務上,主要掛靠公司旗下的加利福尼亞州長堤港。
今年伊始,東方海外被收購的傳聞持續發酵,集團股價亦水漲船高,年初至今已大升近四成,跑贏同業。為穩定軍心,東方海外行政總裁董立均昨午向全體員工發出內部郵件澄清傳聞不實,管理層並不知悉也沒有參與任何交易。
他續說,雖然集團船隊規模並不是行業最大,但卻能在行業周期中維持競爭力,且保持健康的財務狀況,強調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全球運力持續過剩
過去一年,航運業環境及形勢經歷了多個轉變,兼併收購不斷,問到如何看待今明兩年的行業併購時,伍紹裘直言,「沒有能力對有關議題作出任何預測。」但他強調,主要航線的現貨費率已經回升,相信客戶需準備付出較多的運費以換取穩定及可靠的供應鏈服務。
董立均補充,全球貿易低迷、運力過剩情況持續,未來會繼續改善服務、節省成本。他透露,集團即將接收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以及新的聯盟和長堤港投入運作,「讓我們專注利用這些機會去改善服務」。隨着貿易回暖,他希望員工能抓緊機會達成集團目標。
在多家公司破產、被收購等情況下,原有的航運聯盟也出現新的變化。去年4月,東方海外、中遠集運、長榮海運和達飛輪船宣布成立新的航運聯盟大洋聯盟,計劃投放350艘船的運力,將於今年4月投入運作。伍紹裘說,大洋聯盟投入運作的準備工作進行順利。
另一方面,富瑞發表研究報告指,最近行業的收購多在市帳率1倍左右完成,而東方海外現時市帳率約在0.77倍的水平,而行業整合受生存問題及市佔率所驅動。該行視東方海外為高端航運商,因其有較強的成本控制及較好盈利,給予其「買入」評級,目標價50元。
早前有消息指,中遠海運集團擬收購東方海外,出價40億美元,另長榮海運、達飛輪船等都是潛在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