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外圍經濟影響,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本港去年經濟增長放緩至1.5%,而今年經濟增長可望回升至1.9%,其中穩定的勞工市場及私人消費繼續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今年失業率會較去年下跌0.1個百分點至3.2%,私人消費增長則會加快至1.3%。IMF關注樓市「辣招」的負作用,稅率愈高對市場的扭曲愈明顯,建議樓價下行及炒賣壓力減低時,應及時撤回「辣招」。/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IMF報告指出,今年香港仍然會面對外圍環境挑戰,包括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全球貿易增長呆滯及內地經濟重新平衡,將導致香港經濟增長步伐較慢。但隨着全球經濟復甦,中期經濟增長預計會回升至約3.5%。長遠而言,香港會面對人口老化削弱結構性財政狀況,因此當局有需要作出財政規劃以緩減跌幅,並處理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
讚賞金融體系監管
另外,IMF再次讚賞本港審慎財政政策及健全的金融體系監管,認為目前香港已建立了強大的緩衝機制以應對較為不利的環境。報告指出,本港的財政儲備達本地生產總值的35%,相等於23個月的政府開支,加上銀行資本充裕,遠高於《巴塞爾協定三》水平,流動性覆蓋及穩定資金的使用均有所增加。
署理財政司司長陳家強表示,歡迎報告對香港的正面評價。香港經濟基本因素良好,金融體系穩健,有能力應對未來的挑戰。他表示政府會善用香港的競爭優勢、與內地緊密的經濟聯繫,繼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IMF於報告中肯定聯繫匯率制度,認為聯匯經歷過去三十多年重重危機的考驗後,已建立公信力,證明制度仍然是最適合香港。對此,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高興,指當局會保持警覺,應付未來的挑戰,並致力促進金融發展。
就長遠問題,IMF建議港府應及早實施2014年長遠財政計劃報告的建議,包括檢視及重訂政府支出的緩急次序,推行刺激勞動人口及經濟增長的措施,及做好資產管理,政府亦要考慮擴闊稅基的措施。
倡適時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