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需求急升 上月放貸驟增31%

時間:2017-01-13 03:16:39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預計,貨幣政策將續「穩健中性」,不會出現明顯調整/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央行昨日發布數據。其中,上月新增人民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均超預期,分別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及1.63萬億元,分別較去年11月增30.88%及減6.32%。去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會融資增量分別達到12.65萬億元及17.8萬億元,同比分別多增9257億及2.4萬億元,增幅分別達7.89%及15.58%。其中,去年的社會融資增量創歷史最高。分析認為,信貸及社會融資高增長總體有利宏觀經濟延續穩定,實體經濟或並非市場預期般悲觀,料貨幣政策仍繼續保持中性,不會出現明顯調整。

  市場此前預期去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約70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約1.3萬億元。分析認為,上月兩數據超預期的表現主要受與實體經濟最為相關的企業中長期貸款拉動。

  蘇寧金研院研究員石大龍表示,上月人民幣新增信貸中,短期及票據融資均大幅下降,特別是票據融資下降了2542億元;同期,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4217億元,儘管在全部新增信貸中佔比逾40%,但受房地產調控影響,已較前值大幅回落1400億元;不過,企業中長期信貸卻超預期增長6954億元,較前值提升4900億元。上月金融數據表明,中國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正快速上升,中國經濟或已邁入「L形」的後端。

  今年降準降息概率低

  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坦言,上月信貸的高增,引發了同期社會融資的高增,這總體利於宏觀經濟延續穩定,真實融資需求至少在本季仍較樂觀,並可繼續支持金融數據的向好,但仍應關注實體經濟企穩帶來的真實融資需求恢復能否持續。

  數據還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M2(廣義貨幣)及M1(狹義貨幣)同比分別增11.3%及21.4%,增速分別較去年11月低0.1及1.3個百分點。當月M1和M2之間的剪刀差持續收窄。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這表明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進一步減弱,與企業投資回暖匹配。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強調,M1增速回調與基數因素有關。此外,上月M2增速維持穩定,仍得益於中國央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他又預計未來一段時間,M2增速均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展望未來數據表現,石大龍判斷,包括居民購房需求的集中釋放及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未來票據和債券融資或現回落;未來信託和委託貸款或有較大程度的上升,今年新增人民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料較去年有一定回落。

  後續貨幣政策方面,劉東亮預計,貨幣政策將續「穩健中性」,不會出現明顯調整。央行將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方式對流動性予以補充;與此同時,實體經濟的企穩,及融資階段性的恢復,為中國金融「去槓桿」營造了相對從容的環境,資金面近期維持緊平衡概率較大。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認為,今年降息降準的概率都很小,還是偏向於在穩增長和控風險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