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創業弄潮兒振興東北有後勁

時間:2017-01-11 03:16:33來源:大公網

  圖:眾創空間的咖啡廳是大部分年輕創客開展「頭腦風暴」的首選場地 /大公報記者盧冶攝

  東北各地近年加速經濟轉型步伐,加快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相對寬鬆的營商環境和相對低廉的創業成本,各類創新平台、創業孵化平台如雨後春筍在當地湧現,為年輕人才留在東北創業就業提供有效支撐,也讓越來越多人願意從一線城市回歸投入到東北地區的創新創業大潮中。/大公報記者盧冶吉林報道

  今年29歲的陳太春籍貫四川,在吉林省長春市讀完大學後,2010年創辦了吉林省阿凡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創造了100多個就業崗位,團隊平均年齡24歲。在陳太春看來,人才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怎麼留住人才?一定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才流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經濟利益在驅動。我們一方面結合本地實情給人才相應的待遇,一方面要高於本地實情。」據了解,阿凡提科技已經做了第一輪的股權激勵,有6名骨幹力量被吸納進入股東隊伍。

  青年人成新生力量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在分析東北創業的優勢時稱:「一是東北地區很早就發展了工業,各種基礎設施完備;二是我們的人士、房租等費用相對低廉,能夠為初創企業節約成本。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再出台一些比較好的政策,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人才回流就是水道渠成的事了。」

  政府與民間資本關注與投入,使各類創新平台、創業孵化平台如雨後春筍在東北湧現,不少青年人活躍在東北各地的創業園區、創新工場眾創空間,成為東北振興中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創客集中的地方往往伴隨着陣陣咖啡香。在長春北湖科技園的貝殼咖啡廳,不久前,一場科技公司的路演剛剛結束。而在吉林省,四海創客基地、擺渡創新工場的咖啡同樣很受年輕人青睞。當然,咖啡只是引子,免費的辦公場地、一站式的創新服務,還有濃厚的創業氛圍,才是真正吸引年輕創客扎根於此的關鍵。

  以吉林省為例,在放寬省級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器認定條件後,眾創空間得以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設省級以上各類雙創平台1309個,創造就業崗位數以萬計。

  市場空白點較多

  近幾年,東北各地創新創業激勵政策接連出台──瀋陽給予89家企業科技創新券政策支持,建立機器人產業聯盟,設立1億元(人民幣)人才專項基金;黑龍江省出台激勵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在股權期權激勵、分紅獎勵上創新突破;吉林省積極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五證合一」等。結合相對寬鬆的營商環境和相對低廉的創業成本,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願意從一線城市回歸,投入到東北地區的創新創業大潮中。

  曾在長春讀大學的齊天大聖傳媒創始人張福聖則在深圳就業兩年後,又回到東北創業。張福聖認為,雖然東北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但就創業者來說意味着市場空白點也多,「我在深圳接觸到了很多比較前沿的項目,目前在吉林省是沒有人做的,市場相對空白,發展的空間相對就更大。」

  丁肇勇指出,互聯網的普及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創業者對於某一市場的依賴,身處二三線城市一樣可以把產品賣到全國甚至全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創業者在哪裏創業都是一樣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