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了滬港通、深港通,加上大型金融機構的配置需求,會讓北水逐漸成為港股市場的主力軍
在強勢美元的大背景下,投資者不能把視野局限在單一市場,應該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規劃自己的資產配置。而港幣與美元採取聯繫匯率,巨杉資產聯席投資總監王致人說:「2017年,港股市場值得期待。」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北水南調。談到板塊投資機會,他堅定地看好教育、醫藥和半導體這三大行業。/大公報記者蘇眉上海報道
「深港通開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他認為,2016年深港通順帶把原來滬港通總額限制取消了,可以很好滿足境內險資配置港股的需求。伴隨人民幣階段性貶值壓力,如何提高海外資產配置將成為內地大資金2017年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中資有望奪港股定價權
自2015年8月11日新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12%,對保險、資管等大型金融機構都需要通過資產端再平衡來對沖匯率風險。「因此港股將成為內地資金實現境外配置,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的首選。在過去十年,這種配置需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強烈」,也將為港股帶來持續的增量資金。
香港作為離岸金融市場,缺少本地資金的支持。過去港股的定價權,主要掌握在外資手上,因此全球政治、經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市場大幅波動,「投資港股簡直是操碎了心!」他打趣地說。當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國際資金就湧入,推動恒指上升,而當風險偏好下降,外資就奪門而出。因此,巨杉在海外投資奉行的阿爾法策略就是通過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盡量降低市場波動對業績的擾動。
有了滬港通、深港通,加上大型金融機構的配置需求,會讓北水逐漸成為港股市場的主力軍。因此,王致人認為,港股市場的定價權大概率會轉移到內資手中,未來境內資金也將在滬港深三市自由流動,尋找高增長、業績確定性強與估值合理的優質標的做重點投資。
看好教育醫療半導體機會
他看好教育、醫藥和半導體等三大行業的投資機會。其中,教育行業中K12(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簡寫,是指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潛力最大,因為不同於職業培訓或留學考試培訓,K12學員基數最大,長期增長的空間也最大。「如果能夠挖掘到細分行業龍頭,長期應該有很好的收益。」不過他也提醒,民辦教育促進法三審通過對民辦教育的分類管理與國際教育教學模式的衝擊,將對行業長遠發展有深刻影響。
在醫藥領域,他看好醫藥商業。「兩票制」為醫藥流通環節帶來了新機遇,是醫改的一大亮點,顧名思義,未來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壓縮了中間流通環節,從而引領醫藥商業領域的洗牌。未來個體分銷商將會出局,而全國性的醫藥商業企業將利用這個機會做大做強。他同時也看好製藥的龍頭企業,而一些中小藥企,將因沒有能力完成GMP認證、臨床數據自查或一致性評價而出局,最終結果是行業集中度提高。
對於半導體行業,王致人也是情有獨鍾,「千億級的國家IC產業基金的效益將會逐漸顯現」。他估計規模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基金至少可以撬動5000-6000億的投資額。據了解,中國每年芯片進口總額甚至超過原油進口,這也意味着內地企業將迎來進口替代的巨大發展機會。他在調研中發現,內地領先的晶圓代工廠近年來保持高負荷生產,這讓他對半導體行業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