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針對中國外匯儲備迫近3萬億美元,中金公司昨日就此發布最新報告。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坦言,隨着明年換匯額度的更新後,個人換匯或集中增加,若對照上月外匯淨流出規模正常推算,中國外匯儲備本月或跌穿3萬億美元整數關。
「美聯儲升息以來,美元升值預期有增無減,外匯流出壓力亦有所增加。」梁紅指,本月前19日,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量342億美元,較上月305億美元顯著放大。鑒於近期債市風波、年初換匯壓力等因素,不排除中國央行通過掉期借入美元,藉此暫時充實外匯儲備,並將本月外匯儲備維持在3萬億美元上方的可能性。
梁紅強調,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仍遠遠滿足所有傳統充足率的指標。不過,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對廣義貨幣(M2)覆蓋卻仍不足,但即使外匯儲備規模達4萬億美元同樣不夠。她解釋,按20%的M2覆蓋要求,中國需持有4.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該覆蓋要求意在捕捉在資本外逃情境下應對本幣存款流失所需的外匯儲備規模。
若外匯儲備跌穿3萬億美元的影響,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稱,外匯儲備是國家平衡國際收支的工具和手段,亦是國際收支調節能力的具體體現。月度外匯儲備呈現波動亦是正常現象,但短期內外匯儲備大幅減少或削弱市場信心,且不利於市場平穩運行。
劉健預計,2017年外匯儲備或續減少,但降幅總體可控。
數據顯示,截至上月末的外匯儲備為3.05萬億美元,距2014年6月最高時3.99萬億美元,降幅達9416億美元。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曾估算,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外匯儲備充足性評估」框架,中國合理的外匯儲備規模約1.48至2.54萬億美元之間,若中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合適的外匯儲備規模約1.2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