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建制派應慎防反對派「造王」

時間:2016-12-14 03:15:53來源:大公網

  新一屆選舉委員會在一片激烈競爭中終於有了結果,在一千二百名選額名單中,建制派共贏得了八百七十席,約佔四分之三。反對派共取得三百多席,約佔四分之一。  從客觀來說,建制派投票選舉行政長官明顯佔有一定優勢,但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反對派的三百多票在「關鍵」時刻,隨時可能起到「造王」關鍵效應。不能不提高警惕和深切關注。

  反對派居心叵測

  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舉之所以破了歷屆紀錄,其中之一就是反對派處心積慮,藉爭取較多的選委人數進行「造王」,以關鍵少數影響行政長官選舉效應。取得越多選委,對他們「造王」越有把握。到行政長官選舉投票時,他們必將捆綁利用所取得的選票,集中投向他們「心儀」的參選人,令本來只有三成機會當選者,一下子成為五成以上的優勢者,成功「造王」。此乃反對派在今次選舉委員會選舉中,不惜一切投入選舉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對派處心積慮,不畏「罵名」投入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舉,爭取名額,居心叵測。在此之前,尤其是在早兩年,中央決定特區政府在二○一七年可以實行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即「八三一」政改方案,可是卻遭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捆綁否決。他們認為是假普選雲雲。反對派否決「八三一」方案,令有資格投票的五百多萬選民失去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選舉權。

  之後,二○一七年行政長官選舉沿用一千二百選委選舉行政長官的方式。可是,反對派又說是小圈子選舉,只有一千二百個選委可以投票選特首,剝奪五百萬合資格投票選民的投票權。一邊大聲疾呼要抵制選委會選舉,一邊卻呼籲反對派參與新一屆選委會選舉,簡直就是精神分裂,自打嘴巴,自相矛盾。反對派為了不可告人目的,引來廣大市民選民的唾罵在所不辭。難怪不少選民指責:叫我們以後怎能相信他們的話?

  新一屆選委已經產生了,明年三月二十六日就是投票選舉新一任行政長官的日子,時間雖然只隔三個多月,但政治一日都嫌長,或會產生許多變數。

  建制派雖然取得了四分三席優勢,從選舉形勢來說,若只有兩個參選人參選,情況可能較為單純。若參選者超過三人或四人以上,選情就肯定變得複雜。縱然手上握有優勢(票數),也未必可令心儀參選者順利勝出。協調工作做得不好,隨時出現陰溝翻艇的機會,也是反對派以少數關鍵票「造王」的機會。參選人越多,「造王者」機會就越大。

  建制派應做好協調

  所謂協調工作,一方面是如何協調參選人數和對象,另一方面則是做好各個選委的思想工作。反對派既然擺明車馬,處心積慮「造王」,想令其「心儀」參選人當選,建制派當然要有一整套應對的策略和辦法。正所謂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能夠做到選派一人出選行政長官就最好,不必理會有沒有競爭之說。主要是能選到一個合乎中央對行政長官「四個」要求的人。以最少參選人應對反對派以少數關鍵票「造王」,是合乎香港大局利益的,也是港人福祉所在,更是一個最有效的做法。

  能否如願達到選出一個愛國愛港「四個」要求的行政長官,做好各個建制派選委的思想工作尤為重要。八百七十多個選委來自不同行業和界別,個個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願景。但必須考慮的是,選行政長官是為全港市民福祉和國家安全為首要,全心全意帶領特區政府和全港市民共同努力奮鬥。當建制派協調出一個心儀的行政長官候選人時,八百七十多個選委就必須義無反顧地、團結一心地支持,投其一票,因而就有百分百的勝算。而反對派處心積慮的以少數關鍵票「造王」,便會宣告破產。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