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左)及安永審計服務合夥人陳日輝(右) 記者 王嘉傑攝
大公網12月12月訊(記者王嘉傑)本港今年新股集資額再度蟬聯全球第一,據會計師行安永預計,本港今年的新股集資額約為1961億元,較去年下跌25%,上市公司共117間,較去年減少3%。但由於環球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不足,導致全球IPO宗數及集資額都大減,因此本港得以維持全第一。該行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表示,明年本港IPO集資額約為2000億元,與今年持平,但若部分內地大型科網公司選到美國上市,以及內地加快上市速度,本港集資地位可能三甲不保。
回顧今年香港IPO的表現,全年主板上市的公司有73間,故去年減少了14間。不過,值得留意是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有44間,較去年增加10間,集資額有45億元,兩者都是自2003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不過,證監會早前表示,已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創業板造殼行為。蔡偉榮表示,目前證監會對於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會特別針對「企業可持續」方面作提問,導致創業板上市的難度增加。不過,由於創業板企業集資額相當細,以今年集資額約45億港元估算,對香港整體市場資額的1961億元的佔比只屬小數目。
展望明年,人民幣貶值下預期下,內地資金南下的意願增加,加上目前港交所排隊上市數目較去年同期多,而大型互聯網金融上市集資需求上升,港交所有望迎來首家大型內地互聯網金融公司。至於醫療健康行業的中小型伍業亦會來港上市。不過,蔡偉榮表示,有關明年2000億元的集資額是一個樂觀的估算,若最終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選到其他地方上市,有機會令明年集資額減少約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