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港通引外資助力中國轉型

時間:2016-12-05 03:16:06來源:大公網

  圖:普華永道合夥人黃金錢(左)認為,內地與香港股市間客觀環境差異較大,AH股溢價將長期存在\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深港通今日正式「開車」,普華永道審計合夥人姚文平、資本市場服務合夥人黃金錢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深港通的投資範圍會讓北上、南下資金走向發生深刻變化,更多的海外資金將介入到中國經濟轉型和科技變革的進程中去,而由於兩地市場環境、投資者結構、認識水平及監管制度均存差異,AH股溢價情況將長期存在。\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

  深港通的開通無疑是兩地互聯互通的大事。黃金錢指出,不設總額度限制是深港通的最大亮點,此舉將打消國際投資者擔憂額度限制的憂慮,有助進一步活躍市場。據了解,在全球十大證券市場中,滬深市值總合已經超過納斯達克,若未來打通港股市場,三地股市市值總和或有望超過紐交所。

  由於深股通覆蓋的880多隻股票佔據了深市70%的市值,港股通覆蓋了香港市場50億元(港幣,下同)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滬股通與深股通納入的A+H股也不相同,兩個市場均有眾多中小市值股票被納入。與滬港通主要涉及大型股票相比,深港通的覆蓋差異必然使得未來北上、南下的資金流向將發生變化。

  金融板塊南熱北冷

  黃金錢介紹稱,從深港通股票行業覆蓋情況來看,北向交易股票按行業類別分的話,信息科技、工業、非必需性消費品股票數量位居前三甲,金融排名第十;南向交易股票按行業類別分的話,非必需性消費品、工業、地產、金融佔據前四位。

  另據普華永道的統計顯示,2015年六月,收益於A股市場的牛市行情,北向日均成交額一度達到142億元,多於南向資金;但今年以來,南向北向日均成交額都趨於接近,總體在50億元下方。某些日子裏,南向日均成交額甚至高於北向。

  黃金錢分析,北向資金投向金融業的比重在降低,從2014年底51.4%的比例降至今年前八個月的31%;而南向交易方面,投向金融業的資金佔比卻從2014年底的25%上升到了今年前八個月的41.6%,投向工業的資金佔比從原來的15.3%降到了5.8%。

  AH股現時溢價為123%,去年六月份溢價則一度達到150%。深港通開通後,兩地市場折溢價會呈現怎樣的變化?姚文平分析,滬港通、深港通成交量佔雙方市場成交量都比較小,短期內不可能減少估值差異,規模小故也很難影響到雙方市場的投資風格。他續稱,即便是同一家在內地與香港分別上市的公司,也會因投資者結構不同、投資偏好不同、認識水平不同等存在估值差異,加上其他外界因素例如市場投資環境、外圍環境等一直在不斷變化,亦令到短期內估值差異很難消除。

  人幣貶值對港股影響弱

  有關當前人民幣貶值給香港股票股價帶來的影響,姚文平表示,不認為人民幣朝一個方向變動的同時,香港股票的價格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變動,原因在於股價主要受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且香港資本市場參與各方面臨的投資環境較內地更為複雜,投資行為很難估計。

  黃金錢表示,滬港通、深港通令全球投資者有更多機會發現中國市場,也刺激更多中國企業走向境外。隨着未來兩地互聯互通的深入,不排除滬深港通的標的覆蓋到IPO企業,即新股通或在一定條件下被推出,屆時境內外資金還可互相參與對方市場打新。假如這些在境內上市的IPO新股質量好,即便沒有去香港上市,也會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關注,這對於欲融資企業而言,它會有更多選擇,不去境外上市也能接觸到國際投資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