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能為投資者帶來長期且穩定的租金收入,以及較飛機製造商以及航空公司高的回報率,飛機租賃近年受到市場的熱捧。據預測,未來20年全球航空公司需要近3.7萬架新飛機,以及替換需求,加上不少航空公司逐步走向輕資產營運,飛機租賃行業前景看俏!
今年以來,中銀飛機租賃(02588)和國銀租賃(01606)相繼來港上市,加上不少本港「大孖沙」紛紛進軍有關行業,飛機租賃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不過,要進軍有關領域,需要繳付不菲的入場費用,該行業要求投資者具有極高的融資能力,故目前行業持份者多為銀行、大型金融機構、航空公司或是超級富豪。
除了首富李嘉誠早前看中飛機租賃的穩定回報,早前新世界發展(00017)主席鄭家純也透過新創建(00659)收購飛機租賃公司Goshawk四成股權,10月中又再斥資8840萬美元增持10%,令持股增至50%,另又與周大福企業和Aviation Capital Group成立合營企業Bauhinia,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這業務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猛人的注意,無非是由於飛機租賃與商場收租一樣,能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加上其投資回報率達12%至15%,高於飛機製造商的7%和航空公司的4%,以及地產的7%至10%。大和早前也發表報告指,飛機租賃行業盈利增長強勁,且能見度高,預期未來幾年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事實上,早於2014年7月在港上市的中國飛機租賃(01848),現已展現出強勁的盈利增長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止上半年,該公司純利大增1.04倍,收入升61%,且該公司開始進軍飛機拆解行業,帶來另一盈利增長點。看來,隨着飛機租賃業務越來越為市場認知,未來的增長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