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梁游緣何成了反對派「棄子」/葉建明

時間:2016-12-01 03:15:55來源:大公網

  這次宣誓風波有一個很值得觀察的現象:在人大釋法和香港高等法院判決前,反對派並不譴責梁游二人,相反,竭力聲援梁游,甚至不惜逆民意而動,違反立法會的相關條例,在眾目睽睽之下,強行將梁游二人「護送」進立法會搗亂。但在人大釋法和高等法院宣判後,他們反對的聲音開始大了起來。當然,他們不是譴責這二人的「港獨」行徑,而是一種很「奇怪」的指責,斥之為「無間道」。他們想像力極度豐富,聲稱二人是獲暗中支持的「內鬼」,目的是為中央強力管治香港提供「藉口」;也有人認為這是梁振英的「反間計」,通過以打擊「港獨」來實現他的「業績」實現連任雲雲。

  反「港獨」民意強大

  本來我以為這些奇談怪論不過是茶餘飯後的政治笑話,但連「資深」反對派大律師李柱銘都能振振有詞地宣稱二人的確是「內鬼」。看來,我們對這樣的政治笑話不能不予以重視,以免混淆視聽,誤導大眾。

  梁游二人為什麼裏外不是人?特別是,二人為什麼從起初的受保護淪落為反對派的棄子,遭到反對派的斥責?當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是反對派對梁游二人的基本評價。但是,反對派為什麼要將他們稱為「內鬼」?當然就是要與之區隔開來,劃清界限。而稱為「內鬼」後,梁游的任何令人不齒的行徑和民眾的憤怒就會轉向中央和特區政府,不會再指向反對派。不過反對派的這些瞞天過海之計未必能夠如願以償。

  反對派對梁游二人的惱怒,首先來自於這二人打亂了他們「漸進式港獨」的如意算盤。按照反對派的意圖,他們完全可以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通過漸漸蠶食「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實現沒有「港獨」字眼的「港獨」(或曰「香港自決」)。這二十年他們就是這樣做的。梁游等人的激進「港獨」,動作太大,直接觸及中央底線,引發中央和香港全社會警覺,激發香港廣大市民強烈反對的力量,從而也暴露了反對派更危險的「漸進港獨」企圖。

  同時,反對派惱怒於梁游二人引發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中央出手解釋基本法,將一些原則性的條文明確化,令香港各界對相關條文更加明瞭,執行基本法更加順暢,解決了社會爭拗,同時也使得反對派渾水摸魚的機會失去。當然,每次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總有人如喪考妣,全力抵制。最近甚至有反對派法律界議員聲稱,香港法庭未必需要跟從釋法結果。當然,如果中央不釋法,法律問題就是「反對派說了算」,他們能不怕中央出手嗎?更有甚者,那些僥幸過關進入立法會的議員,那些企圖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港獨」人士,都要在人大釋法和高院判決的X光下過濾。他們有個人利益的盤算,自然對梁游的怨懟不少。

  攪亂了「倒梁」計謀

  不少反對派視梁游為「豬一樣的隊友」,怒其不爭,恨其不為。在反對國家民族,推行「港獨」的手段上,梁游的確是「小學雞」。被處置前的趾高氣揚和法庭判決後的無所適從,特別是二人不僅乞求英國政府插手,還試圖乞求台灣蔡英文幫助。這一切把反對派隊伍中人的人品和能力暴露無遺。這令更多香港市民看清楚,依靠這樣的人做代議士,依靠他們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依靠他們來發展香港民主,無異於升山採珠,緣木求魚。

  反對派惱怒梁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社會上普遍判斷,梁游的鬧騰可能會給梁振英加分,增加梁振英連任的可能性,與反對派這五年來用洪荒之力倒梁的意圖背道而馳。這幾年梁振英政府施政困難,與反對派處處作對分不開。在香港現有政治生態下,香港究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行政長官,當前很多人在思考。我想,若站在中央的立場,站在世界這個大格局和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中央當然希望要一個堅定不移維護國家安全、維護「一國兩制」不走樣的行政長官,而不是一個左右逢源,不敢全力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人。梁游宣誓風波,正是給了梁振英一個展現堅定立場的機會。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