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認為,若然債券通能夠落實,本港債市有望出現新突破 資料圖片
深港通鐵定下周一開通,體現內地與本港經濟與金融進一步深化合作,而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可不斷在其他市場複製,促成兩地資本市場一體化。繼滬港股與深港通之後,下一步宜優先研究推出債券通,這比商品、貨幣通更具迫切性,配合內地債券市場走向國際化之餘,同時可壯大本港債券市場,跨境投資債市涉及的金額可能比股市更大,債市互聯互通潛力是毋庸置疑。
比商品貨幣通潛力更大
引頸以待多時深港通,落實在今年底通車的目標。中證監與港證監上周五公布深港通下周一正式啟動,至此滬、深、港股市連成一體,成為市值達十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僅次於美國股市,標誌內地與本港進一步融合發展。
具有創新意義的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先後推出滬港通與深港通,至今基本上完成了兩地二級市場的布局,下一步宜將互聯互通機制在其他市場複製,推動兩地資本市場融合發展,一方面有利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另一方面則是有助本港金融業發展升級轉型,本港不單止是內地企業優先上市融資平台,還要發展成為內地財富管理與風險管理中心。
配合人債將納全球指數
繼股市通之後,下一步宜優先考慮研究債市互聯互通,這比商品、貨幣及交易所買賣基金互聯互通更具迫切性,發展潛力更大。
債券通有上馬需要。隨着內地債市大門逐步開放,早前放寬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壯大債券市場有莫大裨益,而目前內地債市市值高達五十四萬億元,以現時發展速度,五年內規模將超逾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環球基金資產配置不能少了人民幣債券資產,外資對內地債券市場已虎視眈眈。
推動本港債市機不可失
自今年三月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以來,境外機構已購入了近二千億元人民幣債券,可見市場需求甚殷,一旦債市互聯互通落實,北上投資債市的金額將遠比A股為大。
事實上,內地債市有序地開放,明年納入全球債市指數機會不低,估計可引入高達三點五萬億美元資金流入內地債市,屆時債券通將大派用場。
對本港而言,債券通更是大機遇,本港銳意成為人民幣資產管理中心,可惜定息投資工具市場發展未如理想,債市成交及不上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若然債券通能夠落實,本港債市有望出現新突破。
由於內地財富不斷累積,增加海外市場資產配置比重是成為大趨勢。北水南下,將會刺激內企與海外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點心債)吸資,整個債市也會蓬勃起來。
總之,內地與本港債市互聯互通機不可失,有必要急急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