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1月29日訊 (記者王嘉傑報道)對於有關「債券通」的推行,渣打香港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認為,現時本港的零售債券投資者只佔一少部分,而且債券的價格不如股票有一個中央報價,每間銀行對債券定價都不同,而且亦會因數量不同價格亦會不同,因此若要建立一個中央報價系統成本高。目前已有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加上機構投資者亦可用QDII和RQDII境外買賣債券,目前可單靠增加QDII額度和批准更多的兩地基金,即使是零售投資者本身都可間接買賣到債券,並不需要重新建立一個高成本的互聯互通機制。
另外,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亦不看好金發局建議的「債券通」,認為債券不同於股票,一些基本的問題,例如兩地的交易日不同,而債券是按日計息的。由於交易日的不同,一地的交易日不開通,可能導致另一地的債券要多交利息。此外,目前兩地基金互認推出下,南下基金銷售遠遠不及北向的,認為「債券通」的推出不能吸引北向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