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金發局推出「債券通」建議 可先行南向開放

時間:2016-11-29 22:48:08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1月29日訊(記者王嘉傑)繼股市互聯互通之後,市場開始為下一輪兩地金融產品互聯互通做準備。金發局今日就如何實行「債券通」發表報告,建議對於場內交易的債券,採立滬港通的機制進行交易;而場外交易的債券,可透過指定銀行開立一個「債券通」戶口進行交易。內地機遇小組成員暨滙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認為,由於北向投資者較成熟此配套較完善,「債券通」可先行單向開放予北向投資者。現時下一步會將有關建議交予香港政府部門及內地監管部門作研究。

  港交所(00388)於今年初,就進一步推擴互聯互通,提出了有關「債券通」的計劃,但一直未有具體實行方法。梁兆基表示,金發局的建議與港交所債券通概念並無衝突,在撰寫報告前亦曾諮詢銀行業界,普遍認為銀行可以執行相關建議。

  金發局建議,就內地南向的投資者,可在內地授權的銀行開立一個「債券通」的戶口,而且每位投資者只可開立一個,而內地銀行會對投資者進行資格審查和了解客戶程序,同時該內地銀行與對應的香港銀行開立一個投資戶口和現金戶口,與內地的「債券通」的戶口為相連戶口。內地投資者透過內地銀行落單買賣債券,而對應的香港銀行會負責進行貨幣兌換,債券買賣和匯款。過程中為確保資金保持在「債券通」的機制內,對應的香港銀行將不會在債券通戶提供轉倉,以及將現金匯回內地債券通戶口以外的其他戶口。對於在香港的北向投資者,會以南向為藍本,但兩地銀行的角色會對調。

  由於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持續下跌,問及此時再談推出「債券通」會否令內地資本外流情況更嚴重,梁兆基認為,由於會對個人投資者設定投資額度,故即使落實推出,初期內地出現大量資金流出的機會不大。不過,他不建議設立總額度。

  對於建立有關機制的複雜程度,梁兆基表示銀行在技術上不太複雜,相信銀行搭建有關係統的成本也不會太高。他又指出,由於香港的投資者較成熟,本港的銀行亦會根據投資者的情況,而讓他們選擇那類型的債券產品,不擔心投資風險過高,並建議香港的投資者在參與「債券通」時,可豁免內地零售投資者受到的財政及投資經驗資格限制,目前內地場外債券市場要求個人投資者年收入要50萬元人民幣,及金融資產300萬元人民幣。

  然而,梁兆基直言內地就債券市場及投資者的教育不及香港,若要等待內地部門就南向準則完善所花時間可能很長,故建議可先行讓「債券通」的北向開通,之後再到南向開通,達玫雙向互聯互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