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楊州/揚州▉報道: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剛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海水酸化將影響生態環境及損害生物多樣性,物種因級聯關係而日漸遞減。香港大學生物學院副教授、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Bayden Russell表示,在一些海底火山令海水酸度上升的地域,得悉珊瑚礁的結構將可能因未來海洋酸化而溶解,令珊瑚礁提供的生物棲息地失去,引致珊瑚礁一帶的生物多樣性大幅下降。
港大聯同各地專家研究
是次研究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主導,港大聯同美、歐、澳、日各地的研究人員,整合了眾多現有相關研究,就海水酸度上升帶來的影響作出深入分析,尤其着重於海洋酸化對珊瑚礁、青口床、海帶林、海草床等各類海洋生物賴以為生的棲息環境所帶來的影響。研究人員觀察世界各地已受影響的生態環境,預測海洋酸化為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改變,如何影響其物種的承載量。
該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動物學家及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Jennifer Sunday稱,「在依賴碳酸鈣的生境,例如珊瑚礁、青口床等,預計海洋酸化會削弱生物多樣性」。研究報告亦顯示,在未來海洋酸化情況下,美國西北海岸的天然青口礁數量及其相關的生物多樣性也將同樣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