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在人民幣兌美元持續面對貶值壓力之下,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亦受壓,惟人民幣貸款則持續上升。金融管理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截至今年九月底,人民幣銀行貸款餘額達307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5年底上升約3%,再創歷來新高。
首三季點心債發行量跌34%
不過,點心債(即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則持續減少,今年首三季發行量只得335億元,較去年首八個月的505億元下跌近34%,而2014年首九個月更達到1636億元。
雖然本港人民幣資金池持續萎縮,惟金管局指出,香港銀行體系的人民幣流動性管理依然穩健,離岸人民幣市場運作有序,現時的資金池規模,亦足夠支持大量的人民幣金融中介活動和支付交易。
在今年首三季,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額共3554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2459億元下跌逾32%。另方面,在今年九月,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系統(RMB RTGS)的平均每日交易金額達10025億元,其中逾八成為離岸市場之間的交易;餘下不足兩成,則是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跨境交易。
新批住宅平均按揭成數53%
本港樓市持續熾熱,市民的供樓負擔雖然較金管局推出首輪「逆周期」措施前有所紓緩,但仍然處於偏高水平。截至今年九月底,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的平均按揭成數為53%,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則為34%。
銀行客戶使用數碼渠道的佔比近年急速上升,惟香港零售銀行分行數目仍見溫和上升。截至去年12月底,全港共有1174間分行,較2005年上升4.6%;自動櫃員機則有3249部,10年間顯著上升37.6%。
此外,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務亦持續發展。截至2015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達到2.2萬億美元;全球最大的100間資產管理公司中,已有近70間在香港設立據點,其中超過60家持有證監會牌照。
自從2009年以來,共有22間私人銀行在香港設立據點,截至今年八月底,香港合共有47家私人銀行提供私人財富管理服務。
金管局指出,香港於亞太區在多個資產管理領域都佔有領先地位,例如香港是亞洲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心,對沖基金數目從2012年的676個,上升到2014年9月底的778個。另外,香港是區內第二大私募股權基金中心,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香港私募基金管理的資本總值高達1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