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交所上季少賺33%符預期

時間:2016-11-03 03:15:33來源:大公網

  憧憬「深港通」開通下,港股市場氣氛改善。港交所(00388)公布,第三季的每日平均成交額按季上升9%,不過由於收入受季節性波幅影響,第三季收入與純利按季表現相若。期內,港交所純利為15.43億元,按年下跌33.78%,每股基本盈利為1.27元,符合預期。業績公布前,港交所股價收報203元,跌3元或1.46%。\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自港交所正式宣布「深港通」開通後,恒指於9月份初一直向上,至9月9日更見一年高位24099點。第三季,整體每日成交額達683億元較第二季的626億元有所增加。不過,由於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的季節性波幅影響,期內收入及其他收益為28.48億元,較第二季微跌1%,按年則下跌23.99%。而扣除去年港交所出售一項租賃物業的收益影響,按年跌14%。

  首三季收益下跌兩成

  值得留意的是,港交所表示,第三季的成交量增加,部分是源自港股通投資者的交投大增,9月份透過港股通流入的內地資金淨額創出590億元新高。市場亦預測,由於深港通將會於第四季內推出,港交所於第四季的表現會較第三季好。即將到來的周末(11月5、6日),將會就「深港通」進行次輪市場演習。

  今年首三季,港交所的收入及其他收益為56.3億元,按年減少兩成;純利則為45.28億元,下跌三成,每股基本盈利3.74元。由於去年發生「港股大時代」,每日成交額遠較今年高,港交所收入自然水漲船高,按年比較難免大跌,此外。然而,相對於2014年,純利仍有24%的增長。

  LME交易費降13%

  分部業績方面,由於市況回穩,不少公司都選擇在今年第三季啟動招股,當中包括9月上市的超大型新股郵政儲蓄銀行(01658),令港交所首9個月的現貨上市費用上升11%至5.63億元。另外,隨着股票市場較去年淡靜,衍生產品包括牛熊證、權證及股票期權的成交量減少三分之一,但由於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交易費增加47%已完全抵銷此跌幅。首三季,整體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收入按年減少6%,至15.76億元,當中衍生產品合約交易中,收費較高的產品包括恒指期貨所佔比例較高。

  至於近年來港交所看中的商品市場,首三季LME平均每日成交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0%,期內交易費較2015年下跌13%至9.32億元。但由於港交所計劃在內地設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建立「商品通」,營運支出增加13%。

  此外,港交所分別於今年7月及8月分別推出收市競價時段以及「冷靜期」兩個新措施。港交所指出,第一階段的收市競價時段一直運作暢順,而「冷靜期」則是為保障證券市場避免出現異常價格波動,推出至今不曾觸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