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誰在給杜特爾特訪華「潑冷水」?/施君玉

時間:2016-10-21 03:15:49來源:大公網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華,引發全世界關注。對待此訪,各方有不同解讀,有人歡喜有人憂,正如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到,中菲兩國人民都很高興並抱有期待,但的確也有人焦慮、失落,五味雜陳。

  相對於其前任阿基諾三世唯美國馬首是瞻的「一邊倒」政策,杜特爾特此次北京行普遍被解讀為菲「外交轉向的標誌性動作」。事實也的確如此,中菲兩國領導人未辜負兩國人民的期待,以大無畏的氣概和膽略,為在驚濤駭浪中前行的中菲關係航船明確了方向。此訪成果豐碩,標誌着兩國友好關係全面恢復;標誌着中菲務實合作將進入新階段;標誌着中菲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將掀開新的一頁,回到雙邊對話協商軌道;標誌着中菲傳統友好全面恢復。這無論對中菲兩國,還是地區和平穩定,都是利好消息,任何真正希望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人,都會持歡迎態度。

  但美等西方媒體也出現了許多不同聲音,對杜特爾特訪華「大潑冷水」。一些言論集中在對杜特爾特個人抹黑上,特別關注其「大嘴巴」性情,無限放大「菲版特朗普」的綽號,喻其說話「不靠譜」,政策搖擺,飄忽不定。還有一些言論是懷疑一切,認定杜氏現階段「棄美親中」僅是策略之舉,試圖在中美間走鋼絲,玩大國於股掌之間,中菲關係很難走遠。

  出現這些「雜音」並不奇怪,只因並非所有國家都樂見中菲友好,期待南海恢復平靜。而心中最「酸」的,正是一貫擅長煽風點火的美國。一直以來,美正是靠挑唆中菲衝突、攪渾南海來實施「重返亞太」戰略,竭力打造其亞太「領袖」地位。對美而言,杜的「轉向」,意味着美在東南亞失去了制衡中國的「代理人」,標誌着奧巴馬引以為傲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喪失了「支點」,徹底失敗。

  連日來,杜特爾特訪華在美外交、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從政府高官到智庫學者,都對杜特爾特「棄美親中」的舉動感到困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其中既有對美失去東南亞主動權、控制權的氣餒與懊惱,也有對未來美菲關係走向的擔憂。但與其說華府對菲外交走向心存困惑,不如說是其揣着明白裝糊塗,中菲友好關係全面恢復已是現實,但美方十分不願正視這一現實,只能用極度的「懷疑論」來掩飾心中的不快與恐慌。

  雖然從大使、國務卿到總統,美高官被杜特爾特罵了個遍,但白宮一直未對其作認真回應,仍以超常的忍耐力小心翼翼地經營着對菲關係,生怕應對不當對兩國關係帶來實質性傷害。對中菲關係「潑冷水」,既是華府焦慮的體現,也是其在失落中作出的無奈選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