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上任四個月後,民意支持度跌到只剩42%,與她當選時的近七成得票率相比,狂瀉了足足25個百分點。一些投她一票的選民已感到後悔,認為「看錯人,投錯票」。再說「行政院長」林全,其支持度更不堪,只得略多於三分之一的37%,實在令台灣民眾無法入目。
蔡英文的民望被台灣民眾形容為「雪崩式」狂跌,當然有不少因由,其中有些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原因。
死抱「台獨」理念
首先,蔡英文至今死抱「台獨」理念和主張緊緊不放。雖然蔡英文沒有整天將「台獨」掛在嘴上,但蔡英文屬「深綠」陣營,是「台獨」的「死忠」人士絕無疑問。人人皆知,蔡英文是李登輝「兩國論」的原創者,她不可能放棄「台獨」妄想。作為民進黨主席,對黨綱中的「台獨」目標,從未說過半個「不」字。即使黨內有人提出應根據現實情況,檢討、考量是否有修改黨綱的需要,以配合新的形勢,與時俱進。但蔡英文始終「粒聲唔出」,堅持「台獨」綱領。
蔡英文不出聲、不表態、不改變是有講究的。民進黨的創黨祖師爺黃信介雖已去世,但他有一句「名言」,蔡英文是牢記於心的。黃信介說:「統一,可說不可做;獨立,可做不可說。」蔡英文似乎比祖師爺更聰明,至少比陳水扁高明。蔡英文當然沒有也不會說「統一」,但她也能忍口不說「獨立」,她只是靜悄悄全力去做她的「台灣獨立」。這個做法,雖很聰明,但台灣人民也不是傻瓜,她上台幾個月,越來越多人看透了她施政的「台獨」本質,她的民望連連下跌,也就沒有什麼令人奇怪的了。
其次,蔡英文「五二○」正式上任後,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只承認「九二談判」,又以「維持現狀」作模糊應對。就事論事,「九二談判」(值得說明是在香港進行的)是歷史事實,根本不涉及承認不承認的問題。世上任何談判,受人注意的是談判結果,有無共識,有無協定。「九二談判」的結果,達成了「九二共識」,那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意義十分巨大,對台灣也是如此。對台灣的經濟、國際活動空間等方面更是利益攸關。
以台灣的旅遊業為例,在「九二共識」下,陸客給台灣帶來了龐大的觀光收益。蔡英文上台後,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陸客人數直線下降,台灣旅遊業大叫「救命」,業者曾發動2萬人台北大遊行,在雨中高呼:「『九二共識』,蔡英文不要,我們要!」也有遊行者在白色T恤上寫:「我要九二,不要久餓!」不難想見,蔡英文拒認「九二共識」是多麼不得人心!除了影響觀光業,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也備受壓力,9月底的國際民航組織會議已不得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由誰任台灣代表也成了問題。11月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及8個周邊會議,台灣也全部被拒與會。跟着,「外交休兵」必然消失,台灣的「邦交國」名單無疑也是不會多只會少了。凡此種種,都是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苦果。蔡英文無疑是台灣的歷史罪人。
施政毫無建樹
第三,上任四個多月以來,蔡英文在施政方面堪稱毫無建樹可言,無論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教育、文化、交通、勞工、衛生、福利,以至人事,任何一個領域,不是一無是處,就是乏善可陳。用綠營慣常的口氣說:政績?政績在哪裏?
以人事為例,蔡政府上台四個月,「行政院」的「部長」已換了好幾個,原因都是社會上或施政上出了問題,相關的「部長」不得不「引咎辭職」。不過,台灣民間認為,這些事故本應由「院長」林全負責並下台,甚至蔡英文也脫不了關係。如今是「棄車保帥」,棄了「閣員」保「閣揆」。嗚呼!以軍事為例,「雄風三」導彈的誤射,造成一漁船船長死亡、船員受傷,結果釀成悍然大波,也揭露了軍中許多弊病,引起民眾質疑:這樣的軍隊,如何打仗?以「外交」為例,南海太平島被荒謬裁定為「礁」,蔡英文未第一時間回應,其後的回應也被批評為「不夠強硬」,有人建議蔡趁機「登島」宣示主權,蔡也置諸不理。其他如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課綱改革等,民眾只見一個「亂」字。水淹桃園機場,更突顯蔡英文管治能力低下和蔡政府應變能力嚴重不足。國民黨黨產被凍結,黨工領不到工資,蔡政府被指責「未審先判」。例子還有不少,不再逐一列舉。
總之,以「台獨」為目標的蔡英文和蔡政府,若論「政績」,客氣一些說是「欠奉」,嚴酷一些說是「烏七八糟」。如此這般,證明蔡英文根本不適合當領導人。她的民望「雪崩式」下跌,也沒有什麼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