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打好選委會選舉戰\張學修

時間:2016-10-08 03:15:47來源:大公網

  選委會選舉與來年的行政長官選舉,將是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重大事件。由於去年政改方案在反對派的捆綁式反對票下被否決,明年的特首選舉仍會沿用原有方式,由一千二百名選委投票選出特首。按照日程,新一屆選委會提名期為十一月中旬,並將在十二月十一日投票。現時各界別都在積極籌備,打一場選委會選舉的硬戰。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邀約全國政協香港委員會面,討論選委會選舉中五十一名政協界別委員的產生方法。而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在會後解釋,今次會仿照以往做法,優先推舉年資較高、常委及專委會副主任出選。

  團結愛國愛港人士

  回顧近幾年香港發展所走過的彎路:違法「佔中」、政改失敗、「港獨」猖獗、社會「政治化」不斷,社會意見分化、地區發展受阻等。社會付出了代價,也吸取了教訓:只有維護法治基石,配合政府施政,正確落實「一國兩制」,才能維護香港穩定與發展。當前香港受「港獨」「自決」等激進分離思維侵蝕,否定香港現狀,離間兩地關係,後果嚴峻。而本屆政府的施政更遭遇到空前的阻力,政府要推動議案需以「洪荒之力」。施政難,要取得切實成果更難。新一屆選委會選舉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是一場愛國愛港人士爭取為特區根本利益發聲的硬戰。

  現期選委會選戰尚未正式拉開序幕,已有反對派人士蠢蠢欲動,圖謀將此次選戰變成亂港禍國的「大本營」。反對派意圖通過統一組織選委選舉工作,在拿到最大比例票數之後,意圖「左右大局」。有關人士正是要挾「票」自重,以此作為與政府「較量」甚至「對抗」的「本錢」。再加上當前各派意見分化、激進勢力猖獗,此屆選委會選舉遇到的挑戰也更多。選戰不僅關係到香港的▉管制權▉,能否選出愛國愛港特首,「一國兩制」能否得到正確落實,也關係到地區的和諧穩定、長治久安。打好選委會選舉一戰,守護地區的政治與法治底線不容手軟,否則香港社會將付出慘重代價。

  在當前環境下,一千二百名選委會選委肩負着重大責任,他們要代表全港市民選出愛國愛港的、有能力、有擔當的特首。當選的特首作為特區政府的首長,既須對香港社會各界負責,同時也要向中央政府負責。而要選出愛國愛港的特首,則要求選舉委員會選委堅守愛國愛港立場。建制派作為香港愛國愛港中堅力量,應加強配合,打好選戰,共同為特首選舉把關。

  維護「一國」前提

  而打好選委會選舉戰,其依據仍然在於《基本法》及「一國兩制」核心方針。確保選委會選舉程序按《基本法》有關規定,一切依法行事,有序進行。同時正確理解並落實「一國兩制」,確保香港發展不走偏路。針對現期香港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更有必要釐清「一國兩制」的深刻內涵。明確「一國」與「兩制」並非平起平坐,而是講前提、分因果。「一國」始終是大前提,只有在先承認並維護「一國」前提與整體利益的情況下,「兩制」才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而尊重「一國」前提具體表現在承認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擁護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的權威和領導。

  上個月立法會選舉剛結束,緊接着選委會選舉就開始進入備戰狀態。而在選委會選舉結束時,離行政長官選舉也僅有三個月。三場選舉之間難免存在影響,須小心處理。剛結束的立會選舉也呈現出與以往任何一次選舉都未曾有的態勢。立會內出現了年輕的「本土」勢力,有關人士在訴求上較傳統反對派更為激進。因此新一屆立會內反對政府的聲音較以往更大,這將不可避免地對選委會選舉造成影響。

  打好選委會選舉一戰不僅關係到來年的行政長官選舉,亦關係到香港能否正確落實「一國兩制」核心方針,關係到國家主權、安全與領土完整,特區的政治與法治底線,以及能否切實推動香港經濟民生發展。在此關鍵時刻,建制派應主動承擔責任,發揮愛國愛港政黨、組織及人士的最大力量,團結配合,積極應對,為香港未來,為國家整體利益,打好漂亮一戰。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