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杜特爾特在菲律賓中部城市描戈律市的慶祝活動上說,他已經下令重新審查與美國簽訂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不排除要求美國軍隊全部撤出菲律賓的可能性。
所謂的菲美《加強防務合作協議》,由阿基諾三世政府的國防部長加斯明和美駐菲大使古德博格於2014年4月28日簽訂,該協議規定美國可利用菲律賓的五個軍事基地,興建軍事設施以及存放、部署武器,為期十年。
杜特爾特要求審查這個協議是有道理的。《協議》當時沒有菲律賓總統的簽字,其法律效力成疑。外國軍隊在菲領土駐紮涉及主權,卻未經參議院的批准,兩名前參議員和一名現眾議員據此向菲最高法院提交訴狀,指控《協議》違憲。今年1月,最高法院作出裁決,稱菲美《協議》是「行政協議」,無需參議院批准。但法院的判決未能平息菲律賓社會的質疑。《協議》是在南海局勢升溫的背景下簽署的,以菲律賓的安全受到「中國威脅」為假設。中菲之間存在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但中方主張通過雙方和平協商談判解決,從無侵略菲律賓的意圖。杜特爾特說過,菲律賓不準備和中國打仗。既然如此,《協議》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國藉/國籍▉口所謂「中國威脅」,忽悠菲律賓同美國進行「防務合作」,是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需要,並非真正為菲律賓利益着想,菲律賓又何必替美國火中取栗?杜特爾特前些日子還說過,要美國撤出在菲南棉蘭老島的軍隊,以便為在該地區實現民族和解掃除障礙。他上月初曾說,再搞一次菲美聯合軍演,就再也不搞了。
杜特爾特要對《協議》進行審查的講話在菲律賓引起強烈反響,菲政府內部對審查《協議》還未形成統一意見,結果如何還很難說。
杜特爾特在處理菲美關係方面與其前任阿基諾三世有很大不同。不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美國的籃子裏」,不願當美國的「棕色小兄弟」,而要實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同中國和俄羅斯改善關係。杜特爾特上台伊始,就和美國鬧出一些風波,有的是他的「大嘴」惹的禍,更多的是政策分歧。在總統競選期間,美國駐菲大使表態傾向於杜特爾特的政敵,難怪杜特爾特對他出言不遜。杜特爾特執政後,為兌現短期內消除毒品犯罪的競選諾言,採取鐵腕手段治毒,招致美國「違反人權」的指責。杜特爾特指出,美國軍隊在上世紀初曾殘殺菲律賓的土著,在人權上並不佔據道德高地,進而對奧巴馬總統破口大罵。
然而,簽訂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是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的重要一着,美國豈能輕易放棄。菲律賓是美國的前殖民地和盟國,親美勢力強大,調整對美關係牽涉多方利益,阻力不小。目前關於軍事政變和杜特爾特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等傳言甚囂塵上,菲美關係未來走向還有很多變數。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