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新界原居民權益應受保障\孔永樂

時間:2016-10-04 03:15:44來源:大公網

  新界橫洲村地發展受到廣泛爭議,一些人更提出「官商鄉黑」的指控,令特區政府及新界鄉事代表的形象受到負面影響。個別人士及媒體不斷強調「丁權」「套丁」,讓原居民在短短數年間獲利過千萬元。這種排山倒海式的報道觀點,難免令人感到新界鄉事人士享有「特權」。

  特區政府如何規劃發展橫洲村地是一回事,我們更需要冷靜思考為何新界出現「丁權」的歷史與現實,探討「丁權」是否「不公不義」,以及新界村落對香港城市發展的影響。

  與殖民歷史的密切關聯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系教授Rubie Watson二○○九年在一份中文學術期刊發表文章,探析新界原居民權利的歷史演變。文章對新界原居民的中國傳統風俗習慣文化、父系繼承權、土地分配及港英殖民政府對原居民的獨特法例有詳細考究,一些研究成果值得與讀者分享。

  一八九八年,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前,新界原屬中國廣東省新安縣,遍布約六百個大小村落,而且大部分是宗族群落。英國駐殖民地只有少數軍人及官員,進佔新界村落時遇到頑強武裝抵抗,最終英政府決定授予新界原居民特別豁免權,以換取認同英殖民政府管治。一九○○年,時任香港總督卜力爵士在公開演講及其後公布的《新界條例》中重申,英國政府不會干涉新界居民的當地習俗,例如婚嫁、收養、土地承繼權等可以遵照清朝法律(非英國法律)。《新界條例》第十三章更規定,高級法院和地方法院處理有關新界土地的問題時,在港設立的英式法庭也必須根據中國習俗處理紛爭。可見,即使英國法律強調「平等」「公平」,但為了社會秩序也對傳統英國法律觀點作出若干調整。

  香港回歸後強調原有法律、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等保持不變,實行「一國兩制」。《基本法》第四十條中列明,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保護。殖民地期間新界原居民享有特殊權益,回歸後也繼承了此法律傳統。然而,這是否代表社會存在不公正、不正義?本質上,這是西方殖民主義及其衍生的道德與歷史問題。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侵佔新界原居民的土地又是否「公義」?在殖民地期間,華人長期未能在港島半山區居住,不少與英國關係密切的宗教團體可獲政府提供土地、教室和師資辦學。香港的社會發展一直與殖民地歷史有密切關聯,可惜現時大多數人似乎只聚焦於特區甚至中央政府。

  在新界土地運用上,根據Rubie Watson教授的考究,港英殖民地政府在新界設立警署及辦公所時,在選地位置上亦預先與鄉紳商量並得到默許,以免影響村的風水,也表示尊重中國傳統習俗。現時,社會上有一些人不滿意新界原居民在新界小型屋宇政策(俗稱「丁權」)中獲益。這源於香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急速發展,但大多數人口集中於港島及九龍地區。政府在發展新界「新市鎮」規劃時,也希望在市區居住的人士回到新界居住,以減輕市區負擔。一九七二年,港英政府提出了俗稱「丁屋」的政策,容許新界原居民的成年男丁一生一次在原居住申請符合規格的房屋,其後修訂可在五年後轉讓出售「丁屋」。誠然,土地權是否容許買賣,抑或是否超過十年至二十年才可出售,值得討論。進一步看,關於房屋的興建規格、業權轉讓過程的有關法例可以修訂及更新。事實上,香港在大眾傳播法律、選舉法規、社團條例甚至學校管理等各範疇,都有值得檢討更新的空間,但也需要考慮政府具備足夠法律及政治人才,以及政策視野等多方面的條件配合。

  鄉村文化獨具意義

  另一方面,有人指香港村地發展出現「官商鄉黑」。打個比方,學校亦可能面對黑社會騷擾及滲透,但不能因此將校長、老師及學生都指責成與黑社會有關。香港法治先進,官員、商界及鄉議局有關人士若然「合作」貪污,市民可以通過正式途徑申訴。兩年前,就有香港知名地產商高層及前政務司司長違法貪污罪成並入獄。以廉潔見稱的新加坡政府,也曾出現部長貪污的情況,但最終面對法律懲治。可見,社會上出現貪污問題並不稀奇,重要的是法律下之最終能否體現不偏不倚、人人平等的精神。個別人士經常強調香港擁有良好的法治制度,但在橫洲爭議上卻似乎忘記了香港的「核心價值」。事實上,「官商鄉黑」也是嚴重的指控,現在不同人士各有說法,傳媒報道時必須小心查證。

  法例政策影響居住及社會文化。由於殖民地長期以來的特殊法律待遇,新界獨特的本土文化(如祠堂、圍村、新年盆菜宴、舞獅甚至糖果小食等),得以在過去百多年的殖民地統治和急速城市化的環境下大致保存。新春節日期間,到新界傳統圍村與到現代化的商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這獨具血源關係的鄉村文化與個別團體宣傳的「民間保育」「有機耕種」「社區農場」是兩回事。令人憂慮的是,若政府未能果斷地在橫洲村地重新建立良好聲譽,不單政府日後的建屋政策受阻,年輕人在此社會氣氛下成長,未來到新界圍村或祠堂等地時也聯想到「貪官」「權貴」甚至黑社會人士,這將對傳統中國文化造成難以彌補的破壞,最終或會徹底斬斷香港年輕一代的文化情懷。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