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作為外向且細小的城市,自然容易受到外圍的衝擊
【大公報訊】星展昨日發表報告,指香港經濟情況異常,雖然各項經濟主要支柱表現疲弱,競爭力亦一直減弱,但樓價卻仍然高企。該行指,雖然香港今年第二季GDP增速按季反彈至1.6%,失業率亦保持於3.4%紀錄低位,但香港經濟前景疲弱,旅遊、零售、貿易、金融及房地產相關行業仍受經濟周期向下衝擊,中期而言未見有復甦跡象。該行預期,今年香港GDP增長將由去年的2.4%放緩至今年的1%。
星展表示,香港放棄利率及貨幣市場政策自由度,換取聯繫匯率的穩定,但香港作為外向且細小的城市,自然容易受到外圍的衝擊。該行指,正常而言,香港會透過通縮自動調整,如香港於1997年至2003年就經歷長達七年通縮的日子,當時消費物價及資產價格均錄得大幅下跌。不過,類似的調整卻未有於2007及2008年出現,因美國實行QE(量化寬鬆),而中國亦推出巨大的財政刺激政策,至今本港樓價跌幅與過去20年相比實在非常溫和。即使美國開始利率正常化,但本港物業價格仍然上升。
面對現時的經濟隱憂,星展指香港可以做的不多,所有主要經濟支柱均面對由中國及全球其他地方帶來的長周期經濟衰退。該行稱,與其等待經濟周期回復上升,明智的做法是加快期待已久的大型交通項目基建工程,目標是更好地及更有效率地與中國經濟融合,當中國經濟復甦時,香港將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另外,新加坡金管局局長孟文能表示,全球貿易增長幾十年來首次滯後於全球收入增長,從而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他指,不清楚這是否只是數據面的一個暫時現象,抑或是結構性變化的象徵,稱對亞洲而言這尤其令人擔憂,擔心是否進入一個不確定性的新時代。
孟文能續稱,亞洲地區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美國民間投資增長乏力,企業都在囤積現金,而非進行投資。這突顯出全球決策者對全球需求放緩程度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