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指,港股之前大跌,首要原因是去年以來的A股大跌,導致市場信心崩潰\資料圖片
港股市場近期出現了久違的連續上漲,港股通淨買入連日來大幅攀升。自8月30日以來的近七個交易日,港股通淨買入就增加了近300億資金。這種規模和連續性是之前從未出現過的。
在買入標的當中,金融類股票最受南下資金歡迎的。其中,恒生金融指數和H股金融業指數上漲最明顯,滙豐銀行是最受歡迎的金融股,其他中資銀行也很受資金追捧。恒指和國企都從年內低位上漲超過20%,在技術上已經脫離了熊市結構。恒生AH溢價指數持續回落,到九月七日,已經達到年內低點的119點附近。
需要我們思考的是,這是曇花一現的上漲還是持續性的上漲。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整理下,港股之前為何大幅下跌?
後續上漲仍可期
首要原因應該是去年以來的A股大跌,導致市場信心崩潰,再加上去年至今,對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增強,使得市場對於中國宏觀風險預期大增。其次,市場在年初預期美聯儲今年將加息三到四次,對資金回流美國的預期也大幅放大,所以導致港股市場的資金有不斷流出的跡象。年初港股的估值水平已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的水平,國企指數的估值甚至比那時還要低,AH溢價指數也創紀錄的達到了140點,整個市場一片蕭條。
但市場永遠是否極泰來。今年二月份以來,港股開市止跌回穩,估值得到持續修復。筆者認為,原因在於隨着人民幣貶值預期的確立,國內資金對於出海有着極大的需求,伴隨而來的就是對於海外資產的強大購買需求。港股在這裏就出現了兩個巨大優勢:第一是絕對估值低;第二就是相對於海外其他市場,內地居民對相關的公司更熟悉,於是資金的流入就成為必然。
眼下深港通滬港通總額度又宣布取消,這就好比資金大海開了一條渠通向香港,使得香港市場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來補充。同時,中國經濟出現了回暖,特別是各項經濟數據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房地產銷售增速向上,大家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心大幅降低。
此外,自英國脫歐以後,市場對美聯儲今年加息的預期大幅減少,使得香港市場的海外資金流入預期也得到了大幅加強。於是,在內外資金的聯合作用下,香港市場出現了久違的連續上漲。
那接下來市場是否能延續強勢?筆者的看法是,短期來說,因為國企指數已突破10000點大關,上漲了20%,所以這裏出現震盪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去看恒指和國企的很多權重股的走勢,都是在底部盤底剛起來的樣子,那說明後續的上漲可以期待。再加上短期內不太能看到人民幣貶值預期的降低,那資金的持續流出海外就成為常態。香港股市作為目前全球低估值的市場,一定會成為資金搶購海外資產的上佳選擇。香港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