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發表研究報告,重申在本港銀行之間,喜好次序為中銀(02388)、恒生(00011)及東亞(00023)。花旗指出,中銀在當中較受惠於LIBOR(倫敦同業拆息)上升環境,因其資產負債表約30%為美元計價;中銀的生息資產增長較強,可推升淨利息收入。至於恒生(以市帳率計算)及東亞(以市盈率計算)估值偏高,兼且短至中線收入增長前景似有壓力。
花旗稱,中銀披露了今年上半年貸款及資產增長領先同業,部分反映其東盟擴張策略。由於生意集中於大型企業及國有企業,中銀資產質素亦因此較優勝。在出售南洋商業銀行後,每股帳面價值較去年下半年提升19%,普通股權資本充足比率(CET1)升5.8個百分點至18.6%。中銀已派發0.71元特別股息。淨利息收入前景明確。花旗料中銀在今年下半年,生息資產及淨息差會持續擴張。花旗予中銀「買入」評級,目標價31.5元。
另花旗稱,恒生今年上半年期間貸款及資產分別減少1.5%及1%,成本按年減少3%,反映恒生風險胃納低,有節省成本舉措。恒生上半年不良貸款率上升,覆蓋率下滑,部分是因受內地貸款影響。正面來看,淨息差上半年擴張5個基點,部分原因是保險帳目由港元債向美元債調整。花旗不預期恒生下半年盈利會有驚喜,但因恒生CET1達16.8%,料恒生可維持穩定派息。而恒生現價相當於2017財年預測市帳率1.8倍屬偏高。花旗予恒生「沽售」評級,目標價122元。
此外,花旗稱,東亞股價相當於2017年預測市盈率27倍,相比同業11至15倍,明顯反映了收購概念帶來的溢價。東亞上半年收入按年減少12%,而成本保持平穩。東亞面對本港跨境信貸需求疲弱,及內地業務持續產生不良貸款,亦局限了盈利能力。花旗預期收購成事機會不高,因為管理層堅持其反對立場,及股權現由多家主要股東把持。花旗予東亞「沽售」評級,目標價24元。
升恒指明年目標至二萬四
花旗發表報告表示,上調對恒指2017年目標預測,由原來21500點升至24000點,指目前恒指估值相當於預測明年市盈率11.5倍(對比長期歷史平均值12.5倍),再上升空間有限,並估計深港通計劃不會引致資金流入港股。該行在港股各板塊中持續喜歡本地銀行及濠賭股,多於地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