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將於周日舉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當日將進行票站調查,但不會公布及即時分析調查數據。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解釋,由於有機構的票站調查被指用作政黨配票,但政府並無處理,加上有傳媒未有考究部分可免費取用的票站調查準確性便引述作報道,影響調查專業性,他形容是「劣幣驅逐良幣」。鍾庭耀說法完全是賊喊捉賊,港大民研才是公然為反對派配票棄保,自毀公信力。及後被傳媒揭發之後,鍾庭耀才要急急「潛水」,不敢再即日公布民調,但會否將資料交給反對派,卻令人質疑。鍾庭耀其身不正,近年港大民研愈來愈公然擔當反對派的政治工具,自甘墮落,誰是劣幣,相信市民早已心中有數。
鍾庭耀指有民調機構為政黨配票,這恐怕是他本人的夫子自道。港大民研早前表示會將8月21日至9月1日的民調數據,整合在反對派「衛星組織」「民主動力」的「五千人民調」內。有線電視及now隨即宣布,身為傳媒機構不宜參與「政治操作」,故決定停止公布有關民調結果。港大民研公然與反對派衛星組織合作進行民調,並作為反對派棄保依據,等如是參與反對派的配票行動,違反學術操守之餘,更暴露港大民研作為反對派配票工具的真面目。
「魔鬼」在細節
而且,隨着「民主動力」成為港大民研的「贊助機構」,其調查方法也出現改變。一直以來,港大民研的民調都只會提及每條參選名單的首名候選人名字。然而,這次不少反對派第二梯隊候選人,都是由其黨內老將排第二位抬轎,如果只提及首名候選人,將難以反映這種抬轎效應,令有關候選人的支持度被低估。但「民主動力」竟與港大民研偷偷改變了問題方法,由只提及首名候選人,改為讀出頭兩位候選人。表面看來,問題似乎不大,但魔鬼就在細節中,此舉等如是強調了反對派老將的角色,變相有拉抬反對派選情的作用。事後證明,在港大民研改變了問題方法之後,不少反對派第二梯隊掛帥的名單支持度立即上升,而各反對派政黨又巧合地隨即大打棄保牌,要求反對派支持者集中票源,力保這些有勝望的名單。
至此,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見。反對派由於眼見一眾第二梯隊支持度一直欠佳,如果到了選舉最後時期,其支持度仍然未有起色,很大可能成為反對派支持者放棄的對象。因此,「民主動力」隨即出手與港大民研合作,突然改變了問題方法,藉此催谷抬轎效應。接着,「民主動力」以至戴耀廷的「雷動計劃」,就可利用港大民研的結果,呼籲反對派支持者放棄激進本土派候選人,改投反對派候選人。
這恰恰說明,港大民研公然干預選舉,為反對派配票棄保。既然港大民研已成政黨工具,試問還有何公信力可言?鍾庭耀親手毀了港大民研的招牌,令港大民研成為「劣幣」,他現在竟然還要裝出義憤填膺的樣子,不是很虛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