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Ole'工作人員肖樺(左)向學子展示產品/大公報實習記者劉嘉傑攝
Ole'作為華潤萬家零售集團旗下高端精品超市,十多年前已提早在全國範圍內布局,現時擁有56間分店,目標至2019年分店數目翻倍至100間以上。Ole'東區營運部營運總經理劉友庚表示,近年銷售額和EBIT(息稅前利潤)均有高雙位數增長,隨着內地中產增加,以及消費力提升,有信心未來也能保持高速增長。/大公報實習記者 許婷婷 王翰元 盧海濤 陳貴和 彭嘉敏
成立於2004年的Ole',和blt Supermarket一起進行雙品牌運作,分店遍布全國一線城市,blt於2015年開始升級為「生鮮食品超市」。劉友庚透露,集團與多個商場達成戰略合作,例如嘉里和恆隆。
參加「范長江行動國企行」的香港傳媒學子在八月九日來到了Ole'上海靜安嘉里中心店,親身感受以體驗式營銷著稱的Ole'精品超市。
海外直接採購降低成本
與一般超市不同,Ole'內到處都是試吃專櫃,也許正是因為能滿足顧客體驗需求,讓Ole'面對電商衝擊的同時,仍能保持高速增長。
相比線上商城,劉友庚認為,Ole'更注重體驗和服務,尤其是在食品方面,消費者需要現場體驗和雙向交流。「在Ole',不僅可以親自挑選商品,還可以品嘗銷售人員烹飪的食物,這種服務式的體驗是電商無法做到的。」
他還提出「消費者再教育」的概念,例如Ole'在售賣現做麵包的同時,給予顧客食用建議,包括可與哪些食物搭配食用、如何吃更健康等。
他又強調,不會與電商進行價格競爭,未來會在服務式體驗方面不斷創新,且更注重發展有機、小產區和高品質的產品。
另為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Ole'超市有七成貨品來自海外,紅酒、奶粉、美容護膚等產品更是95%進口,餘下三成貨品則是來自內地一線品牌。
「同樣是菠蘿,我們在價格上比外面貴,但若追蹤菠蘿的原產地是否受污染、菠蘿的甜度還有營養成分,我們所銷售的貨品都是市場上最優選擇。」Ole'工作人員肖樺表示。
打通會員系統 積分當錢使
自2014年起,Ole'更成立了海外直接採購團隊,派人專門到世界不同地方搜羅特色食品。直接採購一來可減低成本,二來能為鍾愛進口貨的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吸引他們到超市消費。
在提供多元化外國商品同時,Ole'還設立了不同的特色品類中心,例如咖啡吧、酒窖、麵包坊、母嬰中心等。
市場需求大,Ole'亦會加快擴張步伐。繼上半年新開六間分店後,還將於下半年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開設六間分店。劉友庚指出,Ole'主要目標為內地市場,對於香港市場暫時未有新規劃。
為了強化消費者的黏性,Ole'還推出會員積分制度,以「積分當錢使」去吸引長期顧客。截至去年底,會員人數已達60萬人次,當中65%以上為活躍會員。劉友庚說,目前Ole'有40%至50%的顧客來自會員,為鞏固和吸納新會員,公司每周還舉辦各種會員課程,另不定期邀請會員對新產品進行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