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個月,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就要進行了。這些日子,參選人到處推銷自己,我也收到不少宣傳單張。令我非常吃驚的是,某第五屆立法會議員、第六屆的參選人竟然將「拉布」列為自己的「戰績」,並號召選民支持「拉布派」。
香港主流民意認為,「拉布」、流會,已經成為第五屆立法會的痼疾。在議員的恣意妄為下,不少重要政策和措施遭遇滑鐵盧,一個個專案被迫延遲甚至被拉垮,嚴重影響香港社會正常運作和政府施政。對此市民非常不滿,即便是在反對派認為有「指標」意義的七一遊行,也有民眾打出反對「拉布」與流會的標語牌(只是,他們批錯了對象,認為建制派人數超過反對派,所以建制派需要對此負責)。如此令社會大眾不能容忍的事情,在某些人看來,竟然是「功績」,是值得標榜的。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竟至如此,是議員的問題,也是社會的悲哀。
好在民主社會有「糾錯」機制,那就是通過選票,把那些與民為敵,鑽進體制內搗亂,破壞正常議會秩序的人,阻擋在立法會大門外。第五屆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在日前的一個節目中承認,本屆立法會「拉布」問題要通過修改議事規則來解決,但最簡單的一定是不要投票給「拉布議員」,令議會有更多抗衡「拉布」的議員,以及(有足夠的票)能夠修改議事規則。
視基本法「一國兩制」如生命
香港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議員?選舉在即,選民們需要認真思考,手中的選票究竟要投給誰,對香港未來發展是否有利?
首先,我想,選出的議員一定要視基本法、「一國兩制」為生命,就像保護自己的生命那樣維護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順利實施,因為那是香港的生命線。回歸十九年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愈見明顯,也愈見重要,其內涵也不斷清晰。雖然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創舉在實踐上還不完善,但「一國兩制」具有優勢,落實基本法和貫徹「一國兩制」的實踐總體是成功的,因為它保障了香港的三個不變:「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現行法律基本不變」。
事實上,今天一些市民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國兩制」安排和基本法制定,並非是必然。即便是按照海外媒體評論,這個政策實施是一個「妥協的產物」,也完全證明,國家實施的這個決策,首先是考慮了香港在中國的獨特地位,維護了廣大港人的根本利益,尊重了港人的感受,目的就在於保障香港的持續繁榮穩定。香港今天出現的亂象,本質上是一些人詆毀基本法和歪曲「一國兩制」所造成的結果。如果真的有志於在香港從政的人,必須維護基本法,積極參與並維護「一國兩制」的實踐。
其二,議員必須是以香港大多數人的利益為重的。不能只關注於小團體利益,更不能只是為了自己賺取一份不錯的收入而參選。不久前我們看見,香港的立法會成為「一個人的立法會」,一個人就能依靠不斷點人數「拉布」、流會,阻撓立法會正常議程,不僅導致該條例草案無法通過,也導致其他法案無法擺上議程。少數人的願望滿足了,卻損害了多數人的利益。
推動並配合政府依法施政
大多數人的利益是什麼?就是爭取早日成立創新科技局,提升香港科技創新能力,為年輕人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就是修訂醫生註冊條例,令只享有50%醫療資源,卻佔香港人口九成以上的普通市民減少等候看病的時間……這些滿足大多數人利益的法案,就是在一些議員的無動於衷之下,一拖再拖,甚至胎死腹中。我們不願見到損害大多數人利益的鬧劇在下一屆議會中再出現。
其三,不能選那些以反對為目的,把阻撓政府施政作為目標的人進入議會。監察政府施政並非是不讓政府施政,不是要令政府癱瘓。那些逢政府必反、視「拉布」為「業績」的人,若進入體制,對香港將是極大的傷害。無政府主義對香港市民將是災難。有志於進入議會的議員本應該是體制內建設香港的正能量,而不是破壞甚至是毀滅香港的負能量。對於政府的監察,就像教育一個孩子,是嚴厲批評,恨鐵不成鋼,還是一棍子打死,必將除去而後快?本屆政府施政困難,與立法會的亂象分不開,更與某些議員「必將拉垮政府而後快」的舉動有關。有人說是梁振英政府做得不好,所以議員才反對。但如果大家記性不壞,一定記得,政府與立法會2012年同年產生,但雙方不僅沒有「蜜月期」,連適應期都沒有,議員甚至沒有「聽其言、觀其行」就開始反對,其意何為,不是很清楚嗎?
香港目前有如一艘在驚濤駭浪中航行的船,稍有不慎,船就會傾覆,船上的人就有可能被大海吞噬。香港這艘大船需要什麼樣的船員,每一個選民都當深思!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