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府過去六年先後發售了六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目前iBond已成為市民熟知的債券產品 大公報攝
債券已不再是基金大戶的投資專利,普羅市民也可以參與買賣。繼iBond成為深入民心的產品之後,港府打鐵趁熱,今日再推出予年滿六十五歲市民認購的銀色債券,因有兩厘最低利息保證,比iBond息率更高,預期認購反應不俗。雖然目前本港債券市場落後於周邊競爭對手如新加坡,但只要握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商機,力爭成為區內基建融資樞紐,本港債市終有一日迎頭趕上。
零售債券新產品紛出籠
港府過去六年先後發售了六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成功闖出零售債券市場新出路,目前iBond已成為市民熟知的債券產品。當零售債券新產品推出數目愈多,市民對債券認知與接受程度也愈高。
今日港府推出予年滿六十五歲市民申請認購的銀色債券將是另一新嘗試,有助進一步開拓零售債券市場,一方面是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債券市場認知度,另一方面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債市,對推動債市壯大發展有莫大幫助。
港府發債可起帶頭作用
一向以來,債券都是基金大戶的投資專利,由於投資債券門檻較高,最低消費可能至少五萬元,甚至十萬元,令小投資者紛紛卻步,現在港府帶頭在零售市場不斷推出債券產品,繼iBond之後,又再推出銀色債券,這款產品最低消費一萬元,且至少有兩厘年息保證,比iBond高一倍,吸引力自不待言。
同時,由港府帶頭發債,推動零售債券市場,相信會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鼓勵其他機構或企業發行零售債券,從而有助加快本港債市茁壯成長。
有助奠下融資樞紐基礎
事實上,機場管理局正醞釀推出aBond,用作興建第三條跑道,連同起步之中的綠色債券與伊斯蘭債券,可見零售債券潛力巨大,債券產品有望逐步大行其道,為本港長遠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基建融資樞紐,奠下重要的基礎。
金融管理局月前正式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主要看中亞洲新興市場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基建需求大,可為本港帶來重大金融發展機遇,估計現時至二○二○年期間,亞洲地區發展基建的資金需求每年達到八千億美元,當中很大部分資金須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本港可發揮所長,提供一個有效率的融資平台,除了股權融資之外,發債也是熱門渠道,從中可以推動與壯大本港債券市場發展。
港股昨日收市微升二十九點,以二一九九三收市,未能收復二萬二千點失地,而國企指數則升兩點,以九零三四收市。近日市傳新一輪國企兼併重組啟動的消息,國企指數在九千點的支持力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