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卻調高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石建勳
7月22日,世界六大經濟機構負責人齊聚北京,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了「1+6」圓桌對話會,共商國際經濟大事和應對之策,這對中國和全球來說,都屬首次。對話成功舉行並達成數項共識,釋放了哪些信號?
首先,體現了中國充分尊重和支持國際組織的工作。這六大世界主要經濟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勞工組織、經合組織、金融穩定理事會),是戰後世界最重要的經濟組織,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維護金融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是現有國際經濟組織的主要創建者之一,是現有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建設者和貢獻者。
「1+6」圓桌對話會充分體現了中國尊重和支持國際經濟組織的工作,虛心聽取國際經濟組織的意見和建議,堅定不移地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正常運轉,積極維護全球金融穩定運行,積極推進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生活改善等方面的責任擔當。
其次,國際經濟組織對中國改革和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在認識到世界經濟復甦緩慢的同時,各大國際主要經濟機構高度認可和肯定了中國經濟上半年取得的「成績單」。
共識還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並隨着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任務的逐步落實,中國經濟將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並對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是看好中國政府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實施可持續增長的政策取向及成效。
第三,達成的共識有助於增強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面對世界經濟復甦的難題,與會各方開出了「藥方」。諸如,貨幣政策應繼續支持經濟活動,保持價格穩定;財政政策應保持靈活性,以促進增長、創造就業和提振信心,並確保可持續性。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呼籲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保持區域貿易協定的透明度和包容性,並確保其向其他成員開放。同時敦促進一步警惕保護主義。
第四,達成的共識有助於20國集團(以下簡稱G20)杭州峰會形成有價值的成果。對即將召開的G20峰會,與會各方也提出了希望和建議。諸如,支持中國作為今年G20主席國,將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作為財金重點議題之一;支持G20成員確定結構性改革的優先領域和指導原則,並建立一套指標體系;歡迎G20在貿易投資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包括G20在協調貿易和投資政策上採取更加有效的行動。
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圓桌對話會上所指出的,本次對話會是在世界經濟發展處於關鍵時刻舉行的重要會議,也是中國政府同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之間一次具有開創性的集體對話,表明中國願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它的積極意義,將很快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