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隨着政策寬鬆推動房價大幅上漲而透支剛需家庭的支付能力,房地產銷量再度放緩
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內地GDP同比增6.7%,與第一季度持平,超出市場預期。期內經濟增長平穩主要受貨幣政策寬鬆支持,寬鬆貨幣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和商品價格反彈,帶動服務業GDP穩定增長和工業GDP增速回升。儘管第二季度GDP增速好於預期,但內地經濟轉型調整過程遠未結束,經濟難言真正企穩。貨幣政策寬鬆雖然在短期內推動樓市及基建投資明顯反彈,長期來看仍需重塑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加速經濟轉型過程,方有機會實現未來中長期增長前景。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程漫江 宏觀分析師 葉丙南
最近的指標顯示,隨着政策寬鬆推動房價大幅上漲而透支剛需家庭的支付能力,房地產銷量再度放緩。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由今年前四個月的36.5%,下降至前五個月的33.2%和前六個月的27.9%,6月份單月增速已降至14.6%左右。房屋新開工面積也開始回落,同比增速由前四個月的21.4%下降至前五個月的18.3%和前六個月的14.9%,6月份單月增速降至4.9%。
樓市面臨下行周期
在剛性需求伴隨房價上漲釋放之後,房地產市場增長動力顯著減弱,預計下半年到明年可能再次進入下行周期,住房銷量和房地產投資或延續回落。同時,作為最具活力和對經濟前景變化最為敏感的部門,民間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從2010至2014年年均26.5%,下降至2015年的10.1%和今年上半年的2.8%,反映了企業家對未來經濟前景預期不樂觀。伴隨商業前景和收入增長預期趨向下行,居民消費增長可能滯後性放緩。
在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下,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今年前六個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0.3%,略高於去年全年的17.3%和今年第一季度的19.3%。今年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規模按照計劃將高達五萬億元人民幣,政策性銀行也將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貸款支持,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保持平穩快速增長。但由於基礎設施項目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回報有限,投資增長單純依靠債務擴張,其可持續性在中長期內面臨較大挑戰。
此外,受需求疲弱、產能過剩和通貨緊縮影響,採礦業和製造業資本支出延續下滑,今年前六個月採礦業投資同比下滑19.7%,跌幅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投資增長3.3%,相比第一季度增速6.4%進一步走低。
年內仍存降準空間
面對未來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決策層仍需要實施相對寬鬆政策以實現GDP增長目標,並避免系統性債務風險,但是持續貨幣政策寬鬆又影響到短期內人民幣幣值穩定,進一步推升經濟體系的槓桿風險,延緩經濟結構調整過程。筆者預計,中國央行將採取穩健偏鬆政策方向,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新型流動性操作以保持流動性和貨幣供給的平穩增長,下半年仍有一定降準空間,但降息和大幅寬鬆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人民銀行官員盛松成近日表示,從M1(狹義貨幣供應量)和M2(廣義貨幣供應)的貨幣剪刀差趨勢看,中國企業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貨幣政策對產出增長的邊際效應已大幅下降,總需求刺激政策難以解決內地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也無法扭轉經濟下行趨勢。筆者認為,當前需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服務業、國有企業等重點部門市場化,更應從不同層面強化民眾對市場化改革的信心,改善投資的宏觀環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中產階級,建立現代化公共財政體系,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升人力資本和要素生產率水準,推動產業升級和新需求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