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業界籲投資衍生產品要小心競價時段被收回
【大公報訊】記者劉鑛豪報道:對於鍾情於牛熊證的投資者,從今天開始需要分外留神。因為首階段收市競價時段在今天實施,儘管港交所(00388)汲取前次教訓,設置股價上、下限5%幅度限制,但「Mark價」情況難免。有心人士「Mark價」,對持有正股的投資者影響不大,惟牛熊證分分鐘隨時被收回。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指出,衍生工具處於被動位置,因為正股的升跌會影響到衍生工具價格變動,尤其是具有收回機制的牛熊證,隨時因為掛鈎正股在收市競價時段觸及收回價,被強制回收,屆時散戶投資者可謂「無仇報」。他建議,投資者今天宜持觀望態度,慎防有人「出貓」,所以應在收市前降低倉位,不要冒進加倉。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同樣認為,上、下限5%幅度限制的確杜絕大挾倉情況,但持有牛熊證、窩輪的投資者就要留意,尤其是持有的屬於接近到期日的衍生產品。散戶投資者宜減少「過夜倉」部位,直到收市競價時段實施一段長時間,運作順暢後,才回復至慣常倉位。
不過,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指出,現時市場上針對個股的衍生工具產品不多,大部分產品與指數掛鈎;另方面,港交所已作調整,今次收市競價時段機制與往日的已大有不同,所以發生「Mark價」而導致大量衍生工具被收回的機會不大。再者,坊間普遍認為收市競價時段出現股價異動,對投資衍生工具是壞事,但事情卻是「有着、有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