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擁有較多貨尾盤的恆地(00012),仍努力不懈地展開多個商住項目的發展,今年五月屋宇署批出的14份商業及住宅建築圖中,恆地便佔五份,包括元朗和生圍及屯門管翠路兩個大型低至中密度住宅項目。
恆地今年上半年賣樓成績雖不俗,但所餘貨尾單位仍居首位。不過,都不影響該公司繼續建樓銷售的步伐。今年五月便有四份住宅及商住項目、和一份商業圖則獲批。該四個住宅項目料涉約2000多個單位,其中和生圍便提供400幢2至3層高的洋房,是大型低密度項目;管翠路項目會興建洋房及分層住宅大廈,料提供超過1000個單位。另鰂魚涌英皇道/民新街的舊樓重建項目,恆地原擬發展商廈,惟區內反對聲音較大,及樓市仍有剛性需求,故決定改為重建1幢商住大廈,提供約400個中小型單位。
連同四月份,恆地已有八個項目獲批圖則,其中四月所批的三份圖則中,以即將開始第一階段發展的粉嶺北新市鎮內的土地最矚目,該幅馬屎埔村土地,可興建逾1000個中小型單位,是該新市鎮內首個私人發展項目。
至於屋宇署五月份批出的上蓋建築工程施工同意書中,竟無屬首次提交申請的住宅項目,是自2009年4月後逾七年再現此情況;至於發展商於五月份回覆上蓋建築會動工的五個項目,可提供833個單位,扣除房協沙頭角資助房屋項目,即屬私人住宅的單位只約693個,按月跌近六成,為一年新低。
該署在五月發出20份入伙紙,其中屬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約154.7萬方呎;非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則105.5萬方呎;該月新落成樓宇的報價總值約為80億元。
而獲批入伙紙的私人住宅項目涉五份,共提供2441個單位,按月升3.6倍,同為一年新高,不過,單是東涌東環一及二期,便佔2330個。而利嘉閣統計指出,今年首五個月共有4774個單位落成入伙,較去年同期增逾一倍,亦為六年來的同期新高。
此外,該署五月份批准四項拆卸樓宇工程,涉及四幢樓宇或其他建築物。該月亦接獲3432宗有關違例建築工程的舉報,並發出861個違例建築清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