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八十後海歸黃貝芝有見市場上沒有系統的散工招聘平台,而需求卻不斷增加,於是創辦求職配對應用程式「職到」/大公報攝
為了擁有更自由的工作,時下不少年輕人選擇加入「炒散」的行列,有見市場上沒有系統的散工招聘平台,需求卻不斷增加,黃貝芝創辦求職配對應用程式(App)「職到」(Jobdoh),目前註冊會員超過8.5萬人,最快試過一小時內成功配對即時上班。她透露,現時平台每月收入均錄得雙位數增長,冀年內能實現盈利。/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事實上,此次已不是黃貝芝首次創業,早在加拿大讀書時,她已曾創辦極速約會(Speed Dating)平台,賺了第一桶金;2008年畢業回港後,她創辦小額借貸(P2P)平台,「但香港監管很嚴,要求我拿銀行牌,加上當時相關市場還未成熟,最後就無做了。」她說。
正在計劃發新一輪融資
第二次創業小蝕離場,讀金融相關學科的黃貝芝未有灰心,決定到銀行工作,同時開展紅酒生意。2013年,她辭職赴法國和意大利學習釀酒,翌年回港參加Google舉辦的「EYE年輕創業家計劃」。
正從事紅酒生意的她,原打算以紅酒App參賽,但在與酒店及展覽業界人士接觸途中,發現行業缺乏招聘短期工和散工的中央平台;當年年底,她夥兩名朋友創辦手機應用程式「職到」,向僱主收取月薪的5%至10%作佣金。
「香港生活壓力大,不少人有全職的工作,但收工後繼續做兼職,甚至做到凌晨四點。」身為80後的黃貝芝感嘆香港百物騰貴。談及此次創業與之前的不同,她說:「這是首次有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參與,也是曝光率最高的一次。」
「職到」曾獲數碼港資助10萬元,又有「理大科技領航基金」和一間上市公司天使投資,至今投資額達七位數。黃貝芝指正擬發下一輪融資,惟未透露具體金額。
餐飲展覽佔四成 冀多元化
「職到」分僱員版和僱主板,會員合共超8.5萬人。在手機打開僱員版App,職位空缺包括翻譯、銷售、餐飲業等。她介紹,平台初期以餐飲和展覽業為主,近期已逐步拓展至美容師、補習導師、攝影師、設計師、司機等,惟餐飲和展覽仍佔四成。她希望未來招聘選擇能愈來愈多元化。
與其他App計算日活躍人數或月活躍人數不同,黃貝芝稱,「我哋生意好季節性,年頭和暑假就係旺季,但若計大半年內的活躍用戶,都有八、九成人。」她又指,學生、未清楚發展方向的應屆畢業生、兼職媽咪、退休人士等都是目標用戶。
現時平台業務雖發展理想,但黃貝芝擔心,外國和內地通過App招聘發展很快,但香港僱主還需時間去接受和適應。但她深信,相較傳統的登報紙、獵頭等方式,App招聘又快又準,「僱主在App上請過兩個人或以上,基本上就唔會走了。」
平台至今獲逾20個獎項,早前也獲得2016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商業方案(產品及服務)」優異證書和最佳中小企業獎。黃貝芝的事業版圖還在不斷擴大,她透露,正積極開拓台灣市場。至於會否上市?她笑着說:「太早諗了,但當然我發夢一定會諗呢樣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