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天文台AI「風烏」超前預測連場黑雨

時間:2025-08-09 05:01:32來源:大公报

  圖:日前香港連場黑雨,天文台以AI電腦模式「風烏」早在一周前已預測到,幫助政府作出部署。

  本港最近天氣持續不穩,暴雨連連,天文台利用人工智能(AI)電腦模式「風烏」,早在一周前已經可以預測日前連場黑雨,雨量最高值亦與實況相近,不過雨量的分布仍然未完全準確。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何宇恒昨日表示,現階段的案例比較少,預測暴雨仍在初步階段,難以準確預測暴雨的確定時間及位置,未來會繼續驗證人工智能,為預測提供參考基礎。\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翻查天文台的「地球天氣」網頁,列出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傳統模式,以及四種人工智能(AI)電腦模式,即ECMWF的「AIFS」模式,「風烏」、「伏羲」和「盤古」,當中的人工智能系統,初期只能提供有限度的氣象預報,例如風、溫度、濕度等,至去年中開始,人工智能系統開始提供下雨預測。

  何宇恒解釋,人工智能系統的數據,是基於過去40年全球氣象資料作出分析,由於演算法不同,得出的預報亦稍有不同,需要天文台驗證結果,現時人工智能進行中期天氣預測,即未來10日的推算,表現較好。

  預測風暴路徑誤差較低

  何宇恒舉例,當預測熱帶氣旋路徑時,傳統模式推算未來第五日會出現500至800公里誤差,但人工智能的誤差只在300至500公里之間,有明顯優勝之處,天文台最近利用「風烏」電腦模式,成功在一星期前預測到會出現連場黑雨,有助為雨帶發展,提供更早的預測基礎。

  不過,何宇恒承認,將人工智能用於預測暴雨,仍然屬於初步階段,原因是案例較少,需要繼續驗證,才可以進一步提升準確性。

    下周或再有風暴掠港

  黑雨過後,最近兩日天色逐漸變好,但天文台預料,下周中後期華南沿岸驟雨將會逐漸增多。現時位於呂宋附近的低壓區,將會在未來一兩日進入南海並維持較弱強度,不會顯著增強;另一位於關島以北海域的低壓區,已發展為熱帶低氣壓「楊柳」,預料採取偏西路徑移動,較大機會移向呂宋海峽至台灣一帶,隨後路徑存在相當變數,較大機會移向福建和廣東沿岸一帶。

  根據天文台網頁的電腦預測,暫時「楊柳」直接吹襲香港的機會僅介乎1%至10%,機會率仍然偏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