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發改委倡設對接機制

時間:2016-07-15 03:15:2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陳詠賢報道: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鍾明昨在「粵港聯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表示,廣東省政府在「一帶一路」策略上的工作有進展,已在相關國家搭建平台,例如去年帶團出訪澳洲、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地,並在部分沿線國家建立商會;另外,亦在港口、空港及鐵路項目的互聯互通上取得突破;以及設立廣東絲路基金,並開展跨境人民幣貿易,在金融合作上取得新進展。

  就粵港兩地如何拼船出海共同發展「一帶一路」項目,鍾明建議粵港應深化在金融、航運及外貿等三方面合作。金融上的合作包括讓廣東企業在港上市及作境外發展、廣東絲路基金在港設點、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以及充分發揮南沙、前海及橫琴的融資平台。至於航運方面合作,粵港兩地可共建世界級港口群並共同開拓航線,及邀請香港參加港口城市論壇等。

  鍾明又指出,為加強兩地合作,應分別在政府及協會層面,建立兩地對接機制。兩地合作亦要遵守四個原則,以企業為主,由市場主導、注重環保及創新、追求共贏及共享成果,以及互相包容。

  商經局副局長梁敬國稱,「一帶一路」策略對香港及廣東帶來機遇,又指香港在港口管理及基建工程方面,都有專業人才及經驗,可在相關領域加強兩地合作,香港亦為內地及國際間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

  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外界對「一帶一路」的理解有偏差,解釋策略並非中國單方向地對沿線國家提供援助,或只為政治目的,而是可將內地過剩的產能,釋放到有需要的沿線國家;另外,沿線國家不限於古代絲路國家,亦包括線外以至廣泛的地域。他指,香港是東亞地區最國際化及市場化城市,認為可在多方面發揮商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