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減產 煤價谷底反彈?

時間:2016-07-10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儘管煤價短期見反彈,到底能否長期穩中上行,市場依然觀望態度濃厚

  中國煤價相比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跌勢可謂不遑多讓,去年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為每噸360至370元(人民幣,下同),相比2011年高位每噸860元下滑近六成,至今煤價仍在400元關口上下求索。隨?一系列減產政策落實,煤炭供應已較以往偏緊,加上煤炭下游的電力需求高峰期將至,煤價能否由谷底掙脫尋反彈?煤炭行業又將何去何從?/大公報記者 陳盈妝

  根據「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2012年開始,煤價開始由每噸800多元跌至每噸500多元,去年更首度創出九年新低—跌破每噸400元,其後一直萎靡不振。事實上,該價格已等同於2004年水平,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似乎已經成為歷史。

  供需失衡 煤企舉步維艱

  煤價之所以斷崖式暴跌,大抵來自各大因素共同影響,主要包括:一、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煤炭需求隨之下降;二、內陸與港口城市間的鐵路運輸費用高昂,海路運供相對合理,且進口煤價格極具競爭力,故國內市場受到衝擊(自2008年開始,中國更由煤淨出口國成為煤淨進口國,單年海運煤進口量已佔全世界30%);三、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快速發展,代替了部分燃煤;四、電廠時有煤炭庫存積壓,流轉變慢。

  據業內人士指出,去年煤炭需求整體下降約4%,截至年底的存煤持續48個月超過三億噸。今年初,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直接統計了產量佔69.4%的90家大型煤炭企業,整體利潤只有51.3億元,較2014年同期減少了500億,跌幅超過九成。

  為幫助煤炭企業脫困,今年二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計劃由今年開始,在三至五年時間,退出煤炭產能五億噸左右、減量重組五億噸左右。其後,國家發改委、人社部、能源局和安監局再發出《關於進一步規範和改善煤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知》,再次要求2016年全國煤礦按照276天工作日重新核定產能,並直接在合規產能乘以0.84取整。初步測算,理論上合規產能將縮減5.5億噸。

  不僅如此,國家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五月時,財務部印發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積極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相關工作。其中,專項獎補資金規模為1000億元,經中國煤炭網測算,煤炭行業約佔722億元。

  夏季電力需求殷利煤價

  從宏觀看,煤炭市場整體需求仍然疲軟,五月至六月仍均呈淡季冷清局面。不過,由於產能縮減措施嚴格執行,煤炭供應近期偏緊,加上夏季為煤炭下游的電力需求高峰,據內煤報道指出,部分電廠已確定將七月份的電煤採購價上調,每噸調升12元至20元人民幣不等,估計四大煤企亦有機會於七月再次上調煤價,有利煤炭股延續近期升勢。事實上於七月初,中國神華(01088)、中煤能源(01898)和兗州煤業(01171)股價均曾創出過年內新高。

  不過,儘管煤價短期見反彈,到底能否長期穩中上行,市場依然觀望態度濃厚,需待進一步確認。長遠而言,能一如《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研究報告》所建議,通過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產能,在「十三五」期間,使煤企數量由去年的6390家降至3000家以內,則供需將更趨平衡。

  在去產能、減供應的情況下,未來數季中國煤價還是有望進一步復甦,花旗報告亦上調今年動力煤價的預測,預計到今年十二月,秦皇島煤炭價格可能上漲20%,至每噸450元。那掩蓋於重重煤灰陰霾後的一線曙光,相信是大多數人樂意見到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