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9年,內地與香港在經濟及資本市場聯繫愈來愈緊密,2014年,「滬港通」開通,為兩地資本市場進一步推出互聯互通,建立了一個重要的模式,方便兩地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連繫香港及深圳股票市場的「深港通」即將啟動,加上港交所(00388)早前訂下未來市場融合的發展方向,包括更多在股票市場、商品及貨幣定息產品的互聯互通。隨?內地金融市場逐步開放,香港可謂商機無限。\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滬港通」開通超過一年半,雖然每日透過該渠道買賣兩地股份的成交額較平淡,不過目前滬股通的餘額為1653.07億,佔總額度55%;港股通的餘額為593億元,佔總額度23.72%,反映港股通使用額度快將用完,內地投資者亦頗熱衷投資港股。外界認為,由於有關的使用額度快將用完,料很快公布增加額度。
內地投資者青睞港股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滬港通」操作穩定,為未來推出更多的互聯互通產品打下良好的基礎。市場相信「深港通」亦會使用該模式操作。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認為,過去滬港通一直運作暢順,無疑為深港通鋪路。
雖然外界預期「深港通」開通後,對現時疲弱的港股未必有太大的刺激,不過,蔡偉榮認為,相對於「滬港通」,「深港通」可能會設定新配額,而投資範圍將比「滬港通」大,每日交易配額可能放寬,投資門檻預料也將調低,以吸引更多投資者。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表示,根據滬港通的經驗,不能期望深港通開通後,兩方資金的流向會大幅增加,由於深圳A股整體估值相對偏高,因此北上資金可能不太活躍,但香港許多中小盤股估值低於A股,有望吸引內地投資者青睞。
另一方面,「深港通」亦有助內地投資者分配其資產配置,以及讓內地上市公司能與國際企業管治方式接軌,以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目前內地出現「資產荒」,因內地投資者有大量的資產配置的需求,但是找不到優質的資產。因此將為兩地推出更多互聯互通,以滿足市場需求。
港近水樓台佔先機
德勤中國全國公開上市服務合夥人歐振興認為,深港通有助教育兩地的投資者。他表示,南下的深圳投資者通過購買港股,將有機會了解如何根據國際標準及提升企業營運模式,特別是在財務報告、資料公開及企業管治方面。料通過深港通計劃之後,深圳投資者在作投資決定時,將能夠更好地分辨各家公司的管治優劣。與此同時,北上的香港投資者對深圳A股的行業較陌生,作出投資選擇時,就需要應用風險管理知識。
此外,港交所亦希望把握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時機,推出「新股通」、「商品通」及「貨幣通」,務求在內地一級的資本市場、商品現貨及貨幣利率三方面,令香港先嘗「頭啖湯」。同時,更多互聯互通的推出,亦吸引更多的海外企業在港設立投資總部,近水樓台下,可第一時間搶佔內地市場。雖然港交所承認,本港在商品及定息市場的發展較慢,亦缺乏經驗,但只要成功在這三方面建立互聯互通,相信在未來香港將充滿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