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改革助經濟向消費轉型

時間:2016-06-27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哈佛大學「中國通」帕金斯教授表示,中國經濟放緩正常不會崩潰,地產泡沫不同於日本,改革十分重要助轉型消費經濟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有「中國通」之稱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德懷特.帕金斯(Dwight H. Perkins)指出,中國經濟的簡單增長模式已經結束,並已進入緩慢增長階段,中國政府的改革有助中國向消費推動型經濟轉型,目前最需要處理的是產能過剩問題。他又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即使是4%至5%仍是不錯的成績,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低。

  增速4%至5%屬不錯

  中國經濟增速從2007年前的兩位數回落到了目前的6%左右,引發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Perkins在北大?豐商學院主辦的2016年中國留美經濟學年會上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中國也很難再次回到8%或9%的增長率,他甚至懷疑中國是否能穩定在6%的增長,但十年內即使是4%或5%也算是不錯的成績。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數據,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15年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為14107美元,世界排名第88位。「那麼中國目前GDP增速放緩是正常的,中國確實處在那些多數高收入國家曾經歷過的增長放緩階段」,他指出,從某程度看,中等收入國家不能再單純複製高收入國家當年的成功經驗,必須更多地依賴自己的創新能力,從而也不可避免走彎路。

  Perkins認為,中國出口增長的繁榮已經過去,新的增長點在於中國需要向消費推動型經濟轉型,不過過程可能會較許多人預計要艱難。他指出,只有採取積極的改革措施才能將經濟增速維持在目前水平或者略微低一些水平,當改革進度快的時候增長率就會快,反之則減緩。若國企改革等措施沒能得到執行,經濟增速很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Perkins批評,中國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過量投資,造成如今產能過剩的局面,也是目前最需要處理問題。對於有憂慮中國房地產泡沫將在近數年破滅。他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和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不同,雖面臨人口增長率下降、老齡化、勞動力問題,但還沒有日本當年那麼大的泡沫。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熾熱樓市只是特例,許多二、三線城市卻並非如此,認為只是需要一些結構性改革。

  人幣大幅貶值機會不大

  對於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接連創逾五年新低,引發市場對人民幣啟動新一輪貶值的憂慮。Perkins估計,人民幣有更大可能還會有一些貶值,而不是重新估值。雖然有資本外流,但不太可能有大幅貶值。Perkins指出,雖然國際上不斷施壓讓中國放鬆資本管制,但至少在中國資本市場完成改革前,還需要一定程度的資本管制,以防止大規模非理性的資本外逃風險。

  Perkins稱中國社會的進步,需要更多有效的資源,也需要更有效率的制度,相信中國政府的投資可以用來改善環境問題,為城市居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領域,需要發展新的清潔能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