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經濟仍然趨於穩定,多項經濟數據表現正面。圖為廈門港口
近月環球經濟與金融持續受困英國「脫歐」公投,惟中國經濟仍然趨於穩定,多項經濟數據表現正面。就算英國「脫歐」,但預期對中國經濟實際影響有限。事實上,香港首富李嘉誠對中國經濟投下信心一票,暗批做空中國的炒家,只看到國企債務上升,卻忽視了大局,認為中國經濟長遠前景光明。
英脫歐對中國影響有限
英國將在明日舉行「脫歐」公投,全球高度戒備,如臨大敵,其中歐日等央行已備有緊急應對方案,隨時部署入市干預,穩定金融市場信心。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等金融機構之後,商界巨賈也輪流預警英國「脫歐」後果嚴重,其中長和主席李嘉誠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直指「脫歐」對英國損害很大,亦對整個歐洲有不好影響。
其實,英國「脫歐」公投令環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掀起了新一波震盪,全球股市下滑至兩個月低點。不過,即使英國真的「脫歐」,對中國經濟實際影響不會太大,而且風險是可控。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成效
在歐盟之中,英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中國出口英國總額有五百九十六億美元,僅佔中國出口百分之三而已,況且英國「脫歐」後,更會加強與中國經貿往來。因此,英國「脫歐」主要影響在環球金融市場之上,一旦外匯市場劇烈波動,難免對人民幣國際化構成不利影響。
從近月經濟數據表現來看,中國經濟具有不俗抗逆風能力,上月工業生產保持百分之六增速,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百分之十一,而五月零售總額增長百分之十,惟網上零售保持高增長,首五月增幅達百分之二十五點,消費與服務業驅動經濟動力持續加強。
李嘉誠暗批做空中國者
事實上,今年首五月全國水電、風電發電量增長百分之十六點七與百分之十四點五,火電發電則下降百分之三點六,從用電結構優化不但反映了去產能、去庫存正在穩步推進,還突顯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成效。
中國經濟L形走勢意味未來增長保持百分之六點五至百分之七的合理區間運作,既不會突然失速,也不會強勁反彈。無可否認,中國經濟比前減速,但這是從高增長走向中高增長的正常換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亦強調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中高增長。
今年首季中國經濟增長百分之六點七,依然是世界經濟火車頭,與西方經濟急滑坡、然後呆滯不起的L形走勢截然不同。
李嘉誠顯然對中國經濟投下信心一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至今,投資內地從未停止,同時暗批唱空中國者,只是看到國企債務上升,卻未有從大局看中國經濟表現。
事實上,中國是全球最大貿易國,賺取大量外匯,去年貿易盈餘高達三點七萬億人民幣,有助緩衝債務上升與資金外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