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去年以來滬新房價格不斷攀升,即便3.25樓市政策令市場交投有所轉冷,然而隨?政策效力的弱化,交投情緒已逐漸回暖。上海鏈家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年內滬新房成交均價錄每平方米3.48萬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全年上揚8.2%;此外,現時滬新房市場每平方米單價不足兩萬元的「上車盤」僅剩16個,較去年全年銳減7個,且上述樓盤多處「郊環外」偏遠區域。
今年以來滬「上車盤」日漸稀有,現時該市121個房地產板塊中僅剩16個每平方米單價不足兩萬元的新盤,較去年銳減7個;上述7個項目中,除「崇明堡鎮」板塊無新房成交案例外,安亭、青浦北部、惠南、新場、朱家角、金匯等板塊年內新房均價均升破2萬元。
「滬『上車盤』多集中『郊環外』偏遠區域,甚至不少項目幾乎地處上海最邊緣位置。」上海鏈家研究總監陸騎麟說,16個「上車盤」中,有5個位於金山區;奉賢、崇明分別有4個和3個「上車盤」,剩餘「上車盤」則被寶山、嘉定、浦東等瓜分。
《大公報》記者留意到,較之去年均價,今年大部分「上車盤」均有調價,即便臨港新城、海灣、嘉定北部等板塊新房年內的價格漲幅已較去年上漲逾20%。陸騎麟提醒,長興島和嘉定北部板塊新盤年內成交均價已接近每平方米兩萬元,鑒於上述板塊今年均誕生「區域地王」,預計「上車盤」未來或在板塊內絕跡。
上海中原市場研究中心分析師龔敏認為,近期滬新房成交套數同比已現上行趨勢,這與近期供應量放量有關,隨?夏季樓市淡季的來臨,開發商正努力加大市場供應,藉此搶收上半年最後的銷售業績。她說,今年上海各類「地王」的頻繁湧現,對新房市場量價構成助推,雖然高地價並不能完全決定房價,但會向市場傳遞高房價的預期。鑒於今年前五個月滬新房交易規模已超去年同期,加之本月市場交投依然暢旺,料滬房價未來向下調整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