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公:人幣市場化不會停滯

時間:2016-06-17 03:15:2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趙建強報道:MSCI早前再次拒絕將A股納入,市場擔憂會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構成打擊。銀行公會署理主席凌嘉敏(見圖)認為,過去幾個月,人民幣仍在國際化的進程上繼續邁進,料隨?中國繼續開放資本市場、提高透明度、改善公開資料制度,A股長遠有望納入MSCI,亦不認為中國已經放棄人民幣市場化。

  凌嘉敏指出,自2009年人民幣國際化正式開始,香港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幣已經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港人都有人民幣戶口,甚至擁有很多人民幣計價產品。她認為,雖然今年上半年,有不少關於人民幣的負面新聞,如人民幣匯價大幅貶值、人民幣離岸拆息飆升至60%以上、香港人民幣資金池大幅減少,及點心債發行大幅減少等,甚至近期有統計顯示,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貨幣,使用排名已經從第五跌至第六,但並不代表人民幣已經放棄市場化。

  「一個司機之前開車開得快,睇到前面有石仔,會減速,過了石仔會再加速」。凌嘉敏認為,中國作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開放資本市場的深度、廣度、複雜性都很高,在很長的旅程中,有波幅,有起伏是正常。事實上,人民幣亦非停滯不前,近期中國推出的很多政策,如允許六間外資銀行,歷史上第一次可以加入中國外匯市場;去年首次對外資央行,主權基金開放債券市場,至今年2月進一步對海外金融機構全面開放,她說:「5月27日公布的細節,其寬鬆、便利程度,超乎市場預期。」

  凌嘉敏又稱,今年10月1日起,人民幣進入SDR,將有更多外資進入債券市場,料將引進更多投資者,而香港有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法規、金融基礎的優勢、加上對中國市場的認識,相信香港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能夠更好發揮橋樑角色,將海外投資者、債券發行人帶入內地市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