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昨日南京土拍中,一幅宅地共計有十家開發商舉牌競價,最終該地塊的競價超最高限價,終止出讓 網路圖片
南京自上月末實施「雙限」(限房價、限地價)政策後,昨日迎來首場土拍。當天掛牌出讓的四宗地塊中,三宗地塊成功出讓,共攬金39.2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六合G21地塊因爭搶激烈超過最高限價,最終導致流拍,成為南京首例觸碰「熔斷」機制地塊。專家指,監管層通過地價約束土拍過熱局面最為直接,南京「地王」頻現的局面將不會再現,持續火爆的南京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降溫。/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南京報道
南京是次掛牌的四幅地塊,三幅是有熔斷限制的宅地。其中兩幅位於江寧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內,一幅位於江北,另外一幅地塊位於六合。土地拍賣現場共吸引遠洋、金輝、融僑、金地、金茂、東原、萬科、正榮、旭輝等20多家開發商參與競拍。
宅地受捧 三地進帳39億
作為土地拍賣後的焦點,位於六合區的G21宅地起始價為5億元,最高限價為6.5億元。經過在多家開發商舉牌6.4億後,該地塊隨即觸及最高限價而流拍。另兩幅宅地雖沒觸及熔斷上限,但從現場激烈的競拍,也可看出房企對宅地熱度濃烈。其中,位於江寧區的G18地塊經過58輪競拍,最終被融僑集團以23.9億元拍下,總價距最高限價24億元僅「一步之遙」,溢價率為97.5%,折合樓面價達1.95萬元每平方米。江寧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G19的宅地,則經過35輪競拍被中南集團以11.3億元收入囊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作為昨日唯一的商辦用地,江北高新區的G20地塊的拍賣現場則過於冷清,僅經過一輪拍賣後,被明發以四億元底價收入囊中。
南京林業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孟祥遠認為,此次土拍江寧地塊最高樓面地價不到兩萬,未超過麒麟科創園京港澳2.24萬元每平方米的江寧「地王」價,顯示出土地市場已有所降溫,而六合地塊流拍顯示出六合房地產市場趨熱。南京房地產開發促進會秘書長張輝指,如果沒有最高限價新政,此次土拍中G18的地價一定會拍的更高,G21將不是流拍而是拍出超過最高限價。「這是南京地價從任性到走向理性的重要一天」。
上海中原市場研究中心資深研究經理龔敏也表示,當前市場資金充裕、土地市場供求矛盾不能緩解的情況下,通過限制地價來起到約束是最直接的辦法。熔斷和限房價一樣均屬於強制行政手段,非市場化手段;而遏制房企高價拿地的方式不一定完全靠行政,比如規定在拿地之後半年內必須開工,開工後半年內必須預售等,約束房企上市時間,也會令房企對未來房價預期作出不同的判斷,自然會更理性地評估地價。
下半年加大商品住宅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述土地拍賣的同一天上午,南京市國土局掛出今年南京市第五批次土拍預公告,掛牌地塊多達11幅。稍早之前,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表示,為有效緩解局部區域供應偏緊狀況,該市將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加大商品住宅上市供應。
照目前供地和開發建設情況,據調查摸底了解,預計六至十二月,南京商品住宅上市量將達到700萬平方米左右,近6.5萬套,超過前五個月近230萬平方米,市場後續供應充足。
孟祥遠稱:「下午拍地,南京國土局一大早又掛出11幅近百萬方土地,為穩定市場預期,降溫熱度,就表明政府切實增加供應,保證下午盡量不流拍,而並不是無地可買。」
孟祥遠續指,此次土拍很可能成為南京土地市場正式降溫的標誌,後期南京房價將進入「慢牛」行情。